(馬六甲12日訊)工業區停收日常垃圾課題至今仍未有定案,早前甲首長答應在有定案前暫時恢複清理日常垃圾服務也進行得不全面,造成許多工業區出現垃圾堆積情況,一些裝著廚餘的垃圾袋更被野狗野貓撕破,破壞環境衛生。
民行格西當區州議員謝守欽自今年2月1日有關課題發生後,已接獲超過50宗以上垃圾沒清理投訴,有些更堆積了數個星期。

他認為,政府當局理應在落實有關條例前,先擬定解決方案,不是如目前情況般,條例已落實,卻遲遲未有解決方案。
謝守欽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甲首長拿督斯裏蘇萊曼於2月中,在與甲州華團代表進行新春交流會上,稱已指示地方政府重新檢討不收工業區日常垃圾條例,同時也將暫時恢複處理工業區日常垃圾。
他說,據了解,南方環保有限公司已沒有如以往般,根據時間表前往工業區收日常垃圾,這造成許多工業區出現垃圾堆積情況。
“一些商家向我投訴,我反映後南方環保才有去收垃圾,不過一些地區連垃圾桶也收回,造成垃圾被丟在路邊。”

他說,州政府日前安排與廠家對話,也沒有討論出定案,讓他不明白為何當局不是在有定案後才落實政策,並認為當局應在落實該政策前,給予廠家緩衝期適應。
謝守欽說,當天對話會安排在偏遠的野新立拔加影,隻有少數廠家前往。
“有廠家表示沒有收到對話會通知,我也不明白為何對話會要安排在那麼偏遠及廠家不多的地方?其實,每個地方政府都需在其工業區集中處,舉辦相關對話會,讓更多廠家參與討論,從中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謝守欽:指南不明確商家苦惱
謝守欽指出,自固體廢料管理機構2月1日起,不收工業區日常垃圾後,商家接獲通知需自行聘請承包商收垃圾,但當中細節及指南不清晰及明確,也有許多商家不懂要如何聘請承包商。
他說,地方政府向廠商征收產業稅,雖沒再提供收垃圾服務,不過稱有提供鋪路、清溝、路燈等服務。
“但是許多工業區基設狀況差、環境肮髒、溝渠積滿垃圾、道路有路洞等。”
“以默迪卡再也34路為例,該區屬於店屋區,目前還有收日常垃圾服務。但自工業區不再收日常垃圾政策落實後,店屋區甚至住宅區商家及居民皆擔心,日後會面對同樣情況。”
謝守欽說,他將於下周一至四州議會提出相關課題,要求首長及州行政議具給予明確指示,而不是如目前般繼續含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