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3日訊)甲州政府預訂2023年甲州國內生產總值與大馬國內生產總值一樣,成長4至5%。
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裏指出,有關成長的目標將確保甲州能按照即定目標,在今年實現超過50億令吉的投資。
“我籲請各方面能共同配合,提升生產力、行政管理及治理,尤其是我們面臨後疫情時代,透過包容性經濟溢出效應,以促進甲州經濟發展。”

敦莫哈末阿裏今日為第15屆第2季第1次甲州議會開幕禮上,致施政演辭時,如是指出。
他說,2021年甲州國內生產總值為418億令吉,人均收入為4萬4610令吉,其中服務業貢獻最大,達到204億令吉或占48.8%。
“製造業屈居第二,達到158億令吉或占37.9%,接著為農業,達46億令吉或占10.9%,及建築業達8億9700萬令吉。”
有鑒於此,他說,甲州政府訂下2023年甲州國內生產總值,成長4至5%的目標。

與此同時,敦莫哈末阿裏督促馬六甲機構(MCorp)依據投資群的需求,鑒定新的地點設工業區。
他說,甲州目前22個工業區,投資者的需求依然很高,但是現有的工業土地十分有限。
“作為一個投資及工業州屬,甲州政府必須確保馬六甲成為一個優越且是對投資者友好的州屬。”
此外,敦莫哈末阿裏促請甲州政府,在進入2024旅遊馬六甲年之前,除了改善“外觀”外,也需完成擱置的旅遊工程。
“長期撂置的工程破壞甲州形象,首長有必要處理,而旅遊發展焦點,不應隻關注在市區,也應放在郊區。”

濱水區經濟走廊 冀列國家項目
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裏希望中央政府能將馬六甲濱水區經濟走廊(M-WEZ),列為國家項目,作為國家經濟催化劑之一。
他指出,甲州政府需要確保長達33公裏海岸線的馬六甲濱水區經濟走廊,能扭轉甲州經濟。
他說,有關新的經濟發展走廊,每年將為甲州國內生產總值帶來2%的成長。
他希望中央政府認可該走廊為國家項目,同時注入必要的撥款以興建及提升基設,為該走廊帶來更多投資。

州元首促開展綠色舉措
甲州政府受促重新啟動馬六甲州綠色科技及氣候變化理事會,以領導綠色倡議和減緩氣候變化,同時提議州政府以電動車作為官車。
他指出,數項具有重大影響的綠色舉措需要繼續開展,包括能源效率、改善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及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產品。
“甲州政府也可以使用電動車作為官車,並增加馬六甲電動車充電站。”
此外,他認為,馬六甲綠色科技機構可把握機會,在自願性碳信用交易所(Bursa Carbon Exchange),讓企業可購買這些信用以抵消他們的碳足跡,而出售碳信用額度,將有助於資助國內溫室氣體減排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