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1日訊)巴也明光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及毀豬事件超過1年,賠償金仍未發放,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指出,由於財政部規定所有州屬采用同樣標準作業程序(SOP),又遇上我國政局變動,延誤了賠償金的發放。
他促請當局盡快和涉及的州屬協調,解決問題,以便發放賠償金給受影響的農場業者。
他是在上周召開的州議會,詢問甲州政府巴也明光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當局於2021年12月陸續展開毀豬行動後,給予業者的賠償金、計算方法,還有毀了多少隻豬,及重開養豬場的標準作業程序。

他指出,根據州議會答覆,甲獸醫局接獲大馬獸醫局告知,財政部已批準非洲豬瘟爆發的毀豬賠償金給農業部,於2022年10月31日發出信函。
他說,財政部需要所有涉及的州屬采用同樣的SOP,即賠償金先轉入州政府戶頭,再發給受影響的養豬業者,雖然甲州政府同意該SOP,但因為一些州屬不同意,耽擱了賠償金的發放。
“接著,因為全國大選,政府和部長的更換,賠償金的發放需要新政府和部長的批準,而直到今天,甲獸醫局還沒接到任何與此事有關的新決定。”

劉誌俍說,根據財政部批準的賠償計算標準,每隻成年豬800令吉,肉豬400令吉,至於斷奶或哺乳仔豬則不在賠償標準中。因為非洲豬瘟,巴也明光共有1萬9883隻豬被毀。
此外,他說,根據州議會答複,甲獸醫局正書面建議州行政議會,以考量在巴也明光落實現代化養豬農場,如果獲批,在進行養豬活動前,需要先撤回之前發出的非洲豬瘟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