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9日訊)馬來西亞八大華青永久榮譽總理事長拿督威拉顏天祿指出,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姓氏文化正是“家國情懷”中,“家”的核心、紐帶和基礎。
他說,中華姓氏源自於上古,延續至當代,5000年的華夏文明就是不同血緣姓氏的宗族,在各個曆史時期繁衍生息、播遷交融、興衰更替的總彙,因此,中華姓氏可說是華夏文明進化的軌跡、社會演變發展的縮影,成為傳承文化、解讀曆史的獨特視角和窗口。

顏天祿昨晚在大馬陳總青“薪火相傳,承先啟後”兩天一夜領袖營閉幕禮上致詞時,這麼指出。
他說,數據顯示,陳姓不僅是中國第五大姓,有約7000萬人口,更是大馬華人社會中的第一大姓,人口超過200萬。
“憑著龐大宗親人口資源,陳氏青年應該藉以血緣情誼為紐帶,在發揮交流互鑒、共謀事業發展,從而推進社會經濟創新建設作用之際,也積極投入傳播傳承中華文化,促進馬中雙邊民間友誼的行列。”

他認為,時下青年應肩負時代賦予的使命,包括傳承如祭祖活動的民俗、推廣像“家訓”或“族規”的內容等,從而發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希望陳氏青年今後以中華姓氏的人文情結,充分發揮馬中兩國的橋梁作用,拓展兩地在經貿文教方面的合作交流。”
在場者有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主席陳天場、大馬陳總副總會長陳馮金英、總財政陳祈福、陳總青總團長陳誌豪、陳總南馬區聯委會主席兼領袖營工委會主席陳為寶及工委會副主席陳有標等。

陳祈福:相互交誼發揮價值
陳祈福說,大馬陳氏青年通過參與“薪火相傳,承先啟後”領袖營,進一步認識自己和自我成長,與各屬會青年團精英相互交誼,發揮宗親會價值,讓陳氏創新發展,更上一層樓。
他說,領袖營特別安排資深導覽員率領參觀馬六甲,期間安排5間企業與藝術館拜訪,包括陳金福土產店,了解陳金福創業之路及經營之道;也參觀刀博物館、鄭和朵雲軒、福章雕刻及溫古堂。
他指出,領袖營早前進行祭祖儀式,讓宗親開拓孝道及中華文化的視野。
另外,陳為寶感謝出德成及李斯斌義不容辭擔任大會導覽講師,讓活動圓滿舉行。
他也感謝陳總青總團長陳誌豪全程參與,讓全國兄弟姐妹感受到其親和力,繼續追隨他的領導,促進陳總青朝著另一個裏程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