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 德化會館設展廳 60件“中國白”陶瓷亮相
(馬六甲29日訊)為進一步推廣世界瓷都——中國福建德化所產的“中國白”陶瓷之美,馬六甲德化會館將成立陶瓷展廳,展出60件中國國家級、省級及市級藝術家作品,當中不乏大師藝術瓷、高端工藝瓷等陶瓷作品。
馬來西亞德化會館聯合會總會於4月初赴中國,與德化縣政府及德化陶瓷企業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讓我國成為陶瓷於東南亞銷售市場的對接口外,也在吉隆坡及馬六甲開設展廳,進一步推廣德化陶瓷。

馬六甲德化會館總務陳金順指出,德化以生產俗稱“中國白”的陶瓷為主,地理環境優勢,使得以優質高嶺土塑造而成的陶瓷餐具及飾品,外觀白如凝脂,燈光照耀下胎釉透亮、透光,乃德化瓷器獨一無二的特色。
陳氏也是總會總財政。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盡管德化陶瓷於明代開始巨大發展,但一些地方依舊鮮為人知,因此總會去年向德化縣政府提出於我國開設展廳的建議,並獲得當局正面回應,透過德化縣委統戰部和僑聯征求作品,籌集58名各等級陶瓷藝術家,共60件陶瓷。

“展出的陶瓷除了有茶具、餐具,還有觀音、鄭和、媽祖、文昌帝君及釋迦摩尼佛等。同時計劃在會館設展覽區及品茗區,讓參訪者欣賞白瓷之際,也能在半開放式茶室,以德化茶具品茶。”
他說,展廳也展覽具有大馬元素及季節性陶瓷餐具和飾品,以滿足不同族群需求。尤其陶瓷受到巫裔喜愛,一些家庭購買珍藏,並在佳節期間使用。

他說,展廳推出之際,馬六甲迎來2024甲州旅遊年及馬中建交50周年,能促進馬中友好關係,也帶動甲州旅遊業。

會館裝修 需籌45萬
陳金順說,馬六甲德化會館計劃於2023年10月正式推出“德化中國白展廳”,惟會館建築老舊,加上遭白蟻侵蝕,造成會館需要大事裝修,所需資金巨大,希望各界人士及德化同鄉鼎力捐款支持,讓展廳計劃順利推行。
他說,會館創立於光緒年,於毛燕街(現為甘榜於汝清真寺街)門牌7號屹立不倒至少115年,是全馬最曆史悠久的德化屬會,保留古色古香建築物。

“計劃於今年10月為展廳揭開帷幕,但會館曆經風霜,屋頂橫梁及木塊岌岌可危,頻頻漏水,白蟻侵蝕處也急需修複,加上展廳必需品,估計需要45萬令吉開銷。”
他說,中國白將永久性在會館展出,從中通過銷售陶瓷,為會館帶來長期收入,推動會務。

馬六甲德化會館“德化中國白展廳”由委員郭齡璘及林星遠等籌劃。
設德化青商會尋商機
陳金順計劃成立德化青商會,以和外國對接,為德化年輕同鄉尋商機。
他說,先賢從中國福建德化來到馬六甲生活,成立會館為同鄉謀福利,而後會館成了同鄉們相聚之地,久而久之年輕同鄉因認為會館活動是年長者的活動,受到刻板印象影響,不願參與會館發展。

“世界成為地球村的趨勢下,必須把握機會往外尋找商機,因此希望可以成立德化青商會,通過會館與中國、東南亞及世界各國對接,協助德化年輕子弟尋找商機。”
他說,年輕同鄉通過會館找到商機,自然會回饋會館,如此一來也不辜負先賢當年成立會館,為同鄉謀福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