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我們不一樣也能為國爭光 16特殊健兒 瞄準3金
(馬六甲12日訊)雖生來與他人不同,卻也能為國爭光!
16名即將代表我國出戰德國柏林於今年6月17日至25日舉辦的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健兒,如今氣勢高昂,雄心萬丈,不但準備好要為本身爭取最佳的成績,也要將大馬人排除萬難的精神體現在國際賽場上,力爭3金目標!

本屆特奧會,我國共派出16名特殊健兒參與,另有6名融合夥伴(Unified partners),加上領隊、教練及隨行家長與義工,整個團隊共60人,聲勢浩大。
總領隊兼馬來西亞特殊奧運會協會署理主席西華日前帶領健兒們在馬六甲進行集訓時,接受《中國報》的訪問時透露,16名健兒分別患有自閉症、學習緩慢、學習障礙等問題,他們都是去年在馬六甲舉辦的全國特殊奧運會中選出的國家隊代表,年齡介於15至30歲。

他指出,特奧是一項極為公平的比賽,運動員是以能力高低進行分組,唯他坦言,由於此次比賽位於德國,需要長達17個小時的飛行旅途,一些特殊運動員無法適應,為此也無法出國比賽。
無論如何,他對於特奧會此次得到本地社會更多的關注及協助感到欣慰,包括集訓地點及場地也獲得讚助,使得各項經費都得以減至最低,減輕了他們找經費的工作,也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提供培訓。

“幾乎所有16名健兒皆有家長或誌工陪同,且都是自費,十分難得。”
他說,這次的賽會有來自170個國家的健兒參賽,參與的運動員逾7000人,他們此行的目標為奪下3金!
小題
■林智泉:特殊學員不輕言放棄
35歲的林智泉是健兒楊勇建(25歲)的遊泳教練,他從13歲開始擔任助教,迄今有22年的經驗。
楊勇建在這次將參與25米蛙式及50米蛙式項目。
林智泉之前沒教過特殊學員,直至2019年與馬六甲獅子會配合,義務教導來自馬六甲肯納兒協會的10名特殊青少年遊泳,才首次接觸特殊學員,也與楊勇建結緣。

“我有教導6個月以上嬰兒遊泳的經驗,特殊學員與嬰兒一樣無法溝通也難以表達,讓我摸索出適合的教學方式。”
他坦言,從教導特殊學員中,也讓他成長,特別是他看到特殊學員有著各種的障礙,但仍然表現出“不放棄”的精神,令人動容。
“他們不容易,也不曾放棄,我們身為常人,又怎能輕言放棄呢?”

小題
■楊勇建因遊泳融入世界
遊泳健兒楊勇建(25歲)於去年2月開始接受遊泳訓練,並於去年在馬六甲舉辦的全國特奧會中,一舉奪得1金1銀1銅。
首次參與特奧會就奪得如此佳績,還代表國家出戰世界賽,患有自閉症的楊勇建坦言很開心,因為遊泳,讓他覺得可以融入這個世界。

為了備戰,他每天都會練習遊泳,每次從半小時至2小時不等,以保持最佳狀態。
母親李運美(59歲)之前從未想過孩子有遊泳的天賦,因為家裏住的公寓樓下就有泳池,但平時隻是一般的遊泳,直至認識了教練林智泉,並接受了有係統的訓練後,才發掘出孩子的特長。
“勇建有睡眠問題,在接觸了遊泳後,這問題有很大的改善,而且,他也開始找到了方向,之後可能擔任遊泳助教。”

小題
■保齡球手陳麗欣有信心得金
保齡球手陳麗欣(30歲)在其融合夥伴李雪俐(33歲)的陪同下,將一起參加世界特奧會。
陳麗欣患有學習障礙,她於2018年開始接觸保齡球後,便喜歡上這運動,並積極練習。
她有信心可以在世界賽中贏得金牌。
作為其融合夥伴,李雪俐本身的妹妹也是特殊球員,她因為陪妹妹練習打保齡球後,與陳麗欣配對上。
她感謝有這類活動,能讓特殊學員的兄弟姐妹有機會參與。
此外,田徑選手阿米兒(19歲,學習障礙)是於2018年在學校的介紹下,參與特奧會的培訓。
他在去年大馬特奧會中,於100米賽跑中拿下金牌。對於這次能代表國家參加世界賽,他特別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