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2日訊)近日天氣異常炎熱,偶爾會突然下起大雨,州內中西醫看診病例增加,除了一般感冒、發燒、喉嚨痛、傷風及中暑等,其他如骨痛熱症、新冠肺炎、食物中毒病例也有增加趨勢,民眾受促照顧好自身健康。
加上榴梿季節到來,中醫擔憂在炎熱天氣過量吃榴梿,可能會造成中風病例增加。

新馬六甲花園賴鴻福西醫藥房負責人賴鴻福醫生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目前天氣異常炎熱,看診病人有增加。
他說,在炎熱天氣,民眾需小心提防中暑,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他勸請民眾減少在炎熱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不要穿暗色衣服以免吸熱、並且多喝水。
他說,目前氣候也適合黑斑蚊繁殖,因此溝渠不能阻塞、居住環境不能有積水,避免滋生黑斑蚊,引發骨痛熱症。
“民眾若避免在炎熱天氣進行戶外活動,就會選擇早上或傍晚進行,但這兩個時段是黑斑蚊出沒時間,所以民眾也需小心提防。”
賴鴻福醫生說,食物中毒病例在這段時間也增加,主要是天氣太熱,食物容易壞,民眾一時不察食用,就會嘔吐及腹瀉。
他說,患者必須早點就醫,避免嚴重至脫水而帶來生命危險,尤其是老人、小孩、有心髒疾症及慢性疾病者。
他說,目前氣候會造成民眾睡眠不好,抵抗力轉弱,而病毒引致的病例就會增加,此類病例包括感冒、發燒、喉嚨痛、傷風,及新冠肺炎、水痘和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

■大量吃榴梿 恐中風
甲中醫師公會總務呂俊豪指出,目前看診病例增加多一倍,主要是感冒、發燒等,原因是受氣候影響,新冠肺炎病例也回增。
他說,如今榴梿季節到來,以往此季節期間中風病例都有上升情況,今年更碰到炎熱天氣,擔心一些民眾不戒口、大量食用而造成中風,尤其是老人家,必須非常留意。
他勸請民眾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同時不要暴曬在烈日當空下。
“相信是防疫措施放鬆,加上開齋節剛過,民眾聚會多,因此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有回升。”
此外,呂俊豪說,目前中藥價格調漲,加上經濟不景氣影響,州內義診看診各族病人增加約50%。
“提供義診服務的慈善機構主要經濟來源,是靠社會及熱心人士捐款,中藥價格調漲面對沉重經濟壓力,希望政府能給予補貼等援助,減輕負擔。”

■感冒藥涼茶 熱賣
氣候炎熱致病例增加,西藥房及中藥店感冒、咳嗽、喉嚨痛等藥品銷量提升,而消暑的涼茶及犀牛水等更是熱賣!
據了解,許多民眾患病後,都會到西藥房或中藥店買藥服用,也有民眾購買多一些放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
據中藥店業者透露,店內各類涼茶熱賣,有時下一鍋涼茶還沒煮好就已賣完。

■王金輝路萬興堂藥行酒莊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湄方
藥物銷量增一倍
氣溫太高,加上一些人士可能有新冠肺炎後遺症致身體較弱,自農曆新年後,一些病例有增加趨勢,如咳嗽、喉嚨痛、傷風流鼻水、感冒等,藥物銷售量有增加一倍。
一般顧客在自己或家人有症狀後,到來購買藥品服用,不過也有一些顧客買了存放家中,待不舒服時可服用。
除了我們自製各類藥粉,以咳嗽為主的成藥如枇杷膏之類,還有喉糖等,銷量皆有增加。
也有烹煮多款涼茶,如人參茶、羅漢果等,主要功效是清熱、止咳化痰等,都受到顧客歡迎。而肺排毒湯目前也很好賣,有雇主為了讓員工做好預防,一次購買20或50枝,分發給員工飲用。
目前中藥價格有調漲,不過店裏自製藥粉售價保持一樣。

■文西阿都拉路大西藥房負責人魏詩敏
民眾多買藥物備用
天氣太熱造成感冒、發燒及發熱氣病例增加,相關藥物銷售量增10至20%。
民眾一般在出現症狀兩三天後,情況沒改善時,會到西藥房買藥服用,減輕病情。不過也有民眾多買幾排一些普遍服用的藥物如Panadol等,以備不時之需,相關藥物貨源也很充足。
除了藥物,具清熱功效的犀牛水、何人可涼茶等,都非常熱銷。
至於防曬用品,相信普通商店、便利店及購物商場可購得,因此相關產品銷量保持。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稍有回升,不過目前沒帶動新冠肺炎自助檢測試劑盒銷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