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8日訊)腎髒及內科專科醫生雷毅建指出,資料顯示,大馬的慢性腎髒病患病率高達15.5%,腎髒衰竭將成為十大死因之一,不容忽視。
他指出,根據2021年大馬透析和移植登記處數據,國內有約4萬9000人接受透析治療,而每年有超過9000國人,被診斷出腎髒衰竭而需要洗腎。

他形容,腎髒是人體淨水器,擁有排毒、調節水分、平衡酸堿度和電解質,以及分泌荷爾蒙的功能,一旦發現有泡泡尿、身體水腫、高血壓、貧血及體力變差等症狀,顯示腎功能可能已出現異常。
“患上慢性腎髒衰竭便無法U轉,但治療可延緩腎髒損壞。末期衰竭則需要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髒移植。”
雷毅建今日在由馬六甲海南會館理事部、婦女部和青年團主辦的“時事關心·與你同在”講座會之“謹‘腎’小‘心’,護腎護心健康講座”上,分享慢性腎髒病的預防與治療資訊時,這麼指出。
活動聯辦單位為愛極樂班台醫院,VIATRIS讚助。
雷毅建說,慢性腎髒病有65%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若沒有定時治療,將導致器官損壞、眼瞎、糖尿病腳、冠心病或中風等。
他說,腎髒病能夠預防和治療,必須擁有健康飲食、多喝水、體重管理、多運動,一周長達150分鍾、控制三高和戒煙,人人都能享有健康腎髒。
他呼籲高風險群體提早進行身體檢驗,早期治療能防止腎衰竭,越早得到的診斷與治療,便能得到越好的療效。
在場者有馬六甲海南會館副主席黃守群、財政甘信炳、副總務符華英、婦女組主任王輝美、青年團長黃開團、活動籌委會主席郭證樑及愛極樂班台醫院高級營銷執行員黃迎心等。

林建賢醫生:大馬頭號殺手
三高易患心髒血管病
心髒及內科專科醫生林建賢指出,2018年大馬統計局數據顯示,心髒與血管病是大馬頭號殺手,風險因素包括年紀增長、男性、遺傳、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肥胖及吸煙。
他說,高膽固醇沉澱在血管內壁將導致血管壁發炎,形成斑塊甚至將造成血管硬化或阻塞,若斑塊受傷將造成腦血管栓塞中風或突發心髒病,症狀包括胸口痛、下顎痛、左肩痛、呼吸困難、冒冷汗,並在劇烈運動時加劇痛楚。
“醫生通過心電圖、心胸X光、超聲波心動圖等方式進行檢測。最有效的緊急療法為心導管造影術以疏通血管阻塞或俗稱通波仔或支架擴張術,情況更嚴重則需進行心髒搭橋手術。”
林建賢說,患者必須從生活、飲食習慣著手,同時進行風險因素調理及藥物調理。

150民眾參與健康講座
活動籌委會主席郭證樑指出,“謹‘腎’小‘心’,護腎護心健康講座”圓滿舉行,吸引150位民眾參與,一起聽講座,進行免費健康檢查。
他說,該會秉著“時事關心·與你同在”的宗旨,致力向廣大民眾傳播健康知識,以期今後有更多機會,舉辦不同類型講座會,將更好的資訊帶給民眾。
他感謝籌委會成員們的極力合作,健康講座成功舉辦。
他也感謝活動讚助商VIATRIS,為首100位出席者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和總膽固醇檢驗,以及露夜園酒樓宴會廳讚助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