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社會
人氣瀏覽
Icon

華文學會

多媒體大學(馬六甲院校)

第25屆文化嘉年華會

文 文 文

吳添泉:孕育華文師資 華文學會應獲支持

(馬六甲4日訊)華總總會長丹斯裏吳添泉認為,不論中學或大學的,皆是孕育我國華裔老師的主要溫床之一。

因此,他呼籲政府,尤其是教育部,繼續支持的成立,同時資助其成長和活動,為國家培訓人才。

嘉賓們為第25屆文化嘉年華會進行簡單不失意義的開幕儀式。左4起為吳漢坤、黃運強、江雪霞及吳其升等。

他指出,近年報考華文的中學考生人數不斷下降,其中原因包括有關學校缺乏華文師資,導致無法開班;華文非正課或節數不多,考生為學分而放棄選擇大家普遍上都認為“不容易考”等。

“其中一個原因,是與有關學校是否擁有組織有關,尤其一些華裔生人數較少的國民中學,加上可能出現行政偏差,除了缺乏或完全沒有華文師資,導致開不成華文班,更進一步影響的成立。”

在大馬難得一見的京劇變臉表演。

由於吳添泉不克出席,由華總中委吳漢坤律師代表,在上致開幕詞時,這麼指出。


吳添泉認為,站在維護和發展華文教育立場上,除了擁有華小和獨中,這些堅實的華教堡壘,隻要擁有足夠人數和條件,也應在獨中以外的中學及各大學成立和推廣

具有濃厚中華文化色彩的二十四節令鼓演出。

他也說,對於越來越多友族家長將子弟送往華小,甚至進一步升上獨中表示歡迎和樂見其成,因隨著越來越多友族能掌握中文,便能從中了解中華文化,同時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種族與文化大同,是非常積極良好的現象。

在場者有馬六甲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婦女組顧問拿督江雪霞、會長吳其升、總監黃運強教授、顧問包久耐、主席顏聲旺及籌委主席蔡珈妏等。

馬六甲三忠宮龍獅團助興演出,為活動添喜慶。

黃運強:語言 打開文化寶藏

總監黃運強教授認為,語言是一把鑰匙,通曉多一種語言,意味人們有多一把鑰匙,打開更多文化與知識的寶藏。

他說,華文固然重要,但生活在多元文化色彩的馬來西亞,人們需要掌握其他語言,才能通過各種書籍,得到更多資訊與智慧。

馬六甲公教國民型中學管樂團呈獻動聽曲目。

另外,他希望的學生,能進一步與非政府組織展開更好合作,以在推廣文化活動之餘,走入社區。

“希望學生利用在馬六甲求學的日子,進一步了解馬六甲這座城市的文化和故事。”

精湛的武術表演。

江雪霞:擅用網絡關注時事

江雪霞指出,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大學生必須利用網絡便利,關注世界大事與國家動態。

她說,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因此必須了解國家大事,不能對外界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

“在網絡世界裏,除了娛樂動態,更需要關心經濟、政治,對社會大小事漠不關心,將成為社會弱勢群體。”

她希望大學生把握讀書機會,以在畢業後回饋社會,成為國家領導人。

扯鈴隊精準的拋鈴動作,贏得台下觀眾掌聲。

蔡珈妏:堅守傳承傳統文化

嘉年華會籌委主席蔡珈妏指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身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有一定的義務繼承及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她說,在科技迅速發展的年代,人們不能遺忘初心,應該繼續堅守著傳統文化的悠久與精華。

此外,她說,有別以往,該屆文化嘉年華會秉著以往宗旨的同時,也竭力於宣揚及延續中華傳統文化,讓傳承的文化不僅局限於新春文化,並藉此豐富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廣泛的認知。

她指出,由於近年疫情肆虐,導致中華文化氣息逐漸被淡忘,因此該屆文化嘉年華會,除了將已成功舉辦了24屆的新春嘉年華會融入其中,也將其他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在內,以藉機讓有機會回歸校園的學生及州民,重溫中華文化的氛圍。

多媒體大學(馬六甲院校)第25屆文化嘉年華會獲得大批學生與民眾響應,現場座無虛席。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華文學會

多媒體大學(馬六甲院校)

第25屆文化嘉年華會

相關文章

文化嘉年華資料展登場 展出華族文化精髓

多媒體大學文化嘉年華會 填色書法賽成績出爐

文化嘉年華表演 美食樣樣有 “園遊會”下月約定你

多媒體大學慈善義跑 為3團體籌5000令吉物資

“乘鳶尋夢”之慈善義跑 16日早上甲MMU引爆

多媒體大學甲院校 下月16日辦“乘鳶尋夢”義跑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