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4日訊)馬六甲旅遊、文物、藝術與文化委員會主席拿督阿都拉薩說,配合2024年馬六甲旅遊年,甲州政已經向中央政府申請1500至2000萬令吉撥款,作為提升、美化州內旅遊景點區的費用。
他說,目前甲州各景點區的準備工作包括油漆、美化、提升設備等已完成了約70%,預計接下來的半年至年終時,可完成剩餘的30%。
(視頻:王紹其)
他滿意旅遊區的美化工作進展,唯仍有一些需要改善。
“世遺老街還有些地方需要改進,如一些景點需重新油漆,要照顧地方環境衛生,已經模糊不清的曆史文物、建築物等看板要更新,路牌的指向要明確,這都要加快完成。”

阿都拉薩也是甲州行政議員。他今早視察世遺老街和紅屋景點區後的記者會,這麼說。
在場的有該委員會副主席拿督再迪阿丹、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怡力州議員林朝雁、馬六甲曆史城市長拿督沙丹、甲州旅遊促進局總經理沙阿裏、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工委會主席拿督威拉顏天祿的代表陳煒建等。

他也說,根據今日在世遺老街的巡視,大多數美化與建設工作都到位,可是仍有約15%的提升空間,包括橫巷景點區需畫上禁止泊車線、市政廳需鑒定有風險的破舊老屋等。
“一些後巷的清潔程度有待加強,空白的店牆可以添加壁畫,人行道地磚破損的要更換。這都要待改善。”

收集各業界對無車區看法
阿都拉薩說,即使馬六甲旅遊、文物、藝術與文化委員會,並不是主導紅屋景點區列為無車區的主要單位,但該委員會仍會收集當地商家與居民、旅遊業界等的建議,包括向遊客了解他們對無車區的看法。

他說,無車區會以試跑方式開始,目前最重要的是收集相關行業、商民意見,政府也需要來自民間的建議,當無車區真正落實時,才不會出現大問題。
他透露,世遺老街不少後巷可發展為文化、藝術活動區,讓後巷也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到訪、拍照打卡的景點之一,而非是無人知曉或髒亂的地方,所以後巷加設燈光後,便可成為另一個景點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