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馬來西亞宗鄉青聯合總會馬六甲分會及馬六甲象棋公會,連續7年聯合讚助《中國報》給聖母小學,讓該校師生能通過閱讀報紙,肅立良好閱讀風氣。
該會會長陳煒建今早出席移交儀式時指出,讀報確實有助提升自身語言及寫作能力。近年,隨著中國不斷崛起,華文在國際地位逐漸受到重視,因此他希望受惠學生能善用這些由熱心人士,及支持華教的社團組織所惠贈的報紙,充作補助課業方面,甚至作為掌握好母語和提升華文水準的參考讀物。

他說,過去幾年,冠病疫情不僅影響世界各國經濟活動,也對教育係統造成曆史性衝擊。然而,在這互聯網普及時代,自由開放數碼網絡世界仍出現一些未經權威確證的消息,不時引起社會恐慌及其他負面影響,而我國在過去嚴謹防疫期間也曾出現類似現象。
“因此,作為有責任感及擁有成熟與批判性思維的公民,應掌握更具公信力的時事資訊,而讀報就是其中一個獲取可靠消息渠道之一。”
他補充,人們在青少年價值觀懵懂階段,需要有報紙滋養,從而提高思辨能力和認識社會能力。報紙既有理性的時事政治,也有感性的人文風情,可說傳授了知識,也滋養了情感。

本報甲州經理林欽為在儀式上主持有獎問答遊戲,三位答對的學生皆獲東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讚助的產品禮袋。
其他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宗鄉青聯合總會馬六甲分會署理會長駱慧茹市議員、大專事務局副主任陸俊傑;甲象棋公會副主席柯建戎、柯偉棟、王金水、總務柯雄競及財政柯成機。
報紙內容更精準
聖母小學黃玉蘭校長致詞時指出,一份報紙的面世需經過許多道關口,報章上出現錯別字,從記者到編輯再到簽字人,都需承擔責任,因此相比“一人成報”的社交媒體,報紙內容更精準,其權威性及可靠性,更遠遠超越社交媒體,這是不爭的事實。

她說,AI人工智能已深入如今的時代,讓她們在教育上面對種種挑戰,但她相信老師這份神聖工作是無法取代,因為育人方面是需要用心用愛去實行。一樣的,她也深信報章公信力及溫度,還是無法被其他所取代。
她感謝讚助人本著一顆熱愛華教的精神,關愛學生掌握華語知識及語言能力,為他們撒下閱讀種子。她也勸勉受惠學生將熱愛華教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