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9日訊)由馬佛青甲州聯委會主辦,2023年全甲兒童佛學班師資培訓課程,再次回歸實體於馬六甲八蚌佛子舍舉行。
其宗旨為提升佛學班導師的素養及教學技巧,培訓更多對佛教教育有興趣者成為佛學班導師,和提供佛學班導師交流平台。

此次活動吸引來自9間佛教團體佛學班老師及助教參與,即馬六甲武吉波浪佛學會、菩提佛學會、人生佛學中心、巴也明光佛學會、瓜拉佛學會、馬接峇魯佛學會、Buddha Sassana、瑪琳佛學中心及國際佛光會馬六甲佛光分會。
大會邀請馬佛青總會宗教顧問釋宗平法師、甲武吉波浪佛學會教育組主任黃建榮老師,及台灣遊戲結構治療師黃愛萍老師,為參與者授課。

釋宗平法師在“佛學班老師的使命與價值”課程中說,佛學班老師應與家長有一定的互動,使家長更了解佛學班和孩子。
他說,此外,在孩子來上佛學班時,佛學班應讓他們感受到歸屬感。這可以使孩子自動自發地出席佛學班,或在未來自發到佛學班幫忙。
他提倡讓家長與孩子一同來參與佛學班,好讓孩子能受到家長鼓勵與陪伴,長久性地參與佛學班。
黃建榮老師在帶領“創意教學工作坊”授課時,為參與者介紹21世紀教學及遊戲化教學理念,並引導老師將佛學班課程,變得具有教育性且有趣。
他接著為參與者演示了遊戲、帶動唱、故事及桌遊帶領方式,與其與佛法之連貫。
他提到帶領人的心境要隨著活動一起幽默,才能把氣氛帶動起來。他提醒參與者所有教學方式都需要有明確目標,即是傳遞佛法,切勿為了做而做,那就本末倒置。

先了解勿標簽孩子行為
黃愛萍老師在主講“走入孩子心世界”課程時,鼓勵老師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些特別行為或情緒問題,每一個行為背後必定會有孩子動機,需先了解而不是一味貼標簽孩子行為和表現。
她教導參與者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讓老師更加貼進孩子心理,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主辦單位也設計特色分享環節,邀請馬六甲金星淨苑陳紹燕居士、慈濟馬六甲分會胡家健居士及武吉波浪佛學會餘瑩芳居士,分別分享學佛班與家長關係建立、如何引導孩子關注環保永續議題,及推廣佛學班方程式,讓參與者效仿與學習這些成功執行模式。
也是馬佛青甲州聯委會主席黃建榮居士在閉幕時說,該會非常重視教師培訓,且規劃未來將舉辦更多類似重點師資培訓課程,為甲州培養更多優秀佛學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