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1日訊)甲州衛生局數據顯示,馬六甲今年記錄684宗骨痛熱症病例,單是中央縣,已累計504宗,是州內三縣之冠。
數據顯示,亞羅牙也縣及野新縣,截至本月10日(周四)各別記錄74宗及106宗骨痛熱症病例。

中央縣不僅是三縣之冠,該縣骨痛熱症病例,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幅率也最高,創下116.31%增長;亞羅牙也縣及野新縣則個別增長32.14%及65.63%。
整體而言,馬六甲今年報684宗骨痛熱症病例,與去年同期比較,平均增長93.77%。

中央縣504宗
甲州衛生局於本月10日,接獲8宗新增病例,單是發生在中央縣的病例,已占據7宗,另一宗在亞羅牙也縣。
出現骨痛熱症病例的地區為位於中央縣的哥打拉沙馬那烏達瑪花園組屋、古魯蒙再也花園第3期(KJ25至37路)、歐莎娜園(Ozana Residence)、甘榜敦拉薩、英雄花園、甘榜北奴、馬林佳組屋,以及位於亞羅牙也縣的可峇雅花園。

當局資料顯示,英雄花園被列為新增疫區,預計本月23日結束。
另有6個活躍疫區,包括甘榜武吉浮羅(15日結束)、甘榜北奴(24日結束)、愛極樂高原花園(20日結束)、紹佳娜花園第三期(16日結束)、馬六甲宏願組屋(22日結束)及甘榜森比蘭(22日結束)。

劉誌俍:蚊子生態周期縮短
行動黨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副行政議員指出,據他向衛生局官員了解,蚊子的生態周期已縮短,意味原本需要耗時一周才成蚊的過程, 比此前更短了。
他受訪時強調,預防黑斑蚊及骨痛熱症是民眾共同的責任,全民不應該掉以輕心,需要無時無刻保持居家環境衛生清潔,才能減少黑斑蚊滋生,減低骨痛熱症傳播。

“我發現很多骨痛熱症之所以會發生,主要因為人們製造太多機會與環境,讓黑斑蚊有機可乘,大量繁殖。”
他說,凡是積水、水槽、廢置屋子、排水槽阻塞、花盆、垃圾沒有妥善處理或堆積,都是在製造機會給蚊子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