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馬來西亞國寶級水墨畫大師鍾正川的畫作遍布全球,且具有收藏價值,其畫作於2018年在中國,已經創下每方尺8萬人民幣(約5萬1756令吉)的高價。
數據顯示,78歲鍾正川的畫作,在中國每方尺價格,從1983年的250人民幣(約161令吉),上漲至1993年400人民幣(約258令吉)、2000年600人民幣(約388令吉)、2005年1000人民幣(約647令吉)、2012年3000人民幣(約1940令吉),2016年飆升至6萬人民幣(約3萬8817令吉)後,2018年直飆8萬人民幣。

馬六甲古琴藝術協會昨晚在“鍾正川的故事”講座上,回顧與分享鍾正川的心路曆程時,公開相關資訊和數據。

活動邀請鍾正川分享他的故事,馬六甲古琴藝術協會副會長陳國強主持。
鍾正川說,本身之所以喜歡繪畫公雞、母雞,除了因他生肖雞,也和母親息息相關。

“母親飼養很多雞,除了讓我有機會看到小雞成長,母親也很疼愛我,難得烹煮雞肉,一定會留一隻雞腿給我。”
他說,5歲時在父親啟蒙下學習繪畫,遂在35歲時離開古城到吉隆坡,進一步往水墨畫事業發展。
他說,本身在馬來亞大學授課10年,在吉隆坡坤成中學教學4年,在世界各地有多達2萬多名學生。
會上,鍾正川移交字畫給州內22所小學及教育機構,包括公教中學、革成華小、愛極樂華小、寶蘭華小、立人華小、中國公學、平民學校、丁賴華小、晉巷華小、英才小學、益智華小、香林學校、育華小學、峇章華小、瑪琳華小、聖母小學、文化小學、鼎華小學、培德學校、馬六甲肯納兒協會、武吉波浪華小及巴淡芙露華小。

黃守群:鍾正川是大馬齊白石
馬六甲古琴藝術協會籌委顧問黃守群指出,鍾正川是眾所周知的大馬華裔畫家,被譽為“馬來西亞齊白石”,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出色的創作成就聞名於世。
他形容,鍾正川的作品不僅展現對南洋風景的熱愛,更將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繪畫技巧相結合,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風貌。
“鍾先生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大馬與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多次舉辦畫展,並在中國等各地展示作品,為兩國之間的藝術交流搭建重要橋梁。他的作品被眾多國家級美術館和政要收藏,彰顯他在藝術領域的卓越地位。”

他說,鍾氏的藝術成就不僅為華人畫家樹立榜樣,也為大馬華人文化作出傑出貢獻。
馬六甲古琴藝術協會會長陳誌群及會員林俊勇,也在會上彈奏曲子。
在場者有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行政議員及愛極樂州議員郭子毅副議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