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本報活動 > 記者培訓營

第16屆《中國報》小記者

第15屆“紅蜻蜓”青少年記者

培訓營

文 文 文

培訓營 過過記者癮 98學生收獲滿滿

(馬六甲11日訊)精彩的模擬采訪安排、即場新聞寫作,加上又跳又唱的團康舞及歌唱環節,讓,在中度過即充實又有意義的一天。

《中國報》時隔4年舉行的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昨日在育民小學禮堂舉行,吸引了85名來自44間華小,及13名來自7間中學的學生,共98人參加,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記者,活動也在歡愉氣氛下,圓滿落幕。

工委扮演個案的不同角色,通過表演把資料傳達給營員。
工委扮演個案的不同角色,通過表演把資料傳達給營員。

由《中國報》及馬六甲多媒體大學華文學會聯合主辦,MSIG(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為主要讚助商,媽咪大寶達集團(Mamee)讚助嘉賓禮袋、工委及營員餅幹及飲料,金馬廣告設計有限公司報效宣傳及背景橫幅。

活動內容包括新聞寫作講座、新聞交流會、模擬采訪、現場寫作、參觀剪報展、團康舞及歌唱等,讓參加的學生真正體驗當記者的滋味。

工委在身前掛上名牌,告訴營員所扮演的角色。
工委在身前掛上名牌,告訴營員所扮演的角色。
營員專心觀看個案的演出,並記下所需記錄的資料。
營員專心觀看個案的演出,並記下所需記錄的資料。

輪流聆聽采訪

在模擬采訪環節,營員們被分成兩組,輪流聆聽所需采訪的兩個個案,即電信騙局及賣豬仔情景,工委們精心策劃個案情節,扮演個案中的人物,通過表演把采訪訊息傳達給營員,同時也開放問答環節,讓營員提出問題,方便之後在新聞寫作環節時,撰寫相關個案的新聞報導。


在掌握所需資料後,營員們安排在食堂,以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作品,而一些作品日後也有機會在《中國報》刊登。

培訓營全體工委。
培訓營全體工委。

活動結束前,《中國報》甲州經理林欽為及營長顏旺升贈送感謝狀給育小鄭國華校長,感謝該校惠借場地;同時也頒發證書給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

《中國報》小記者及青少年記者,讓營員學習采訪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及增加知識,同時也通過參與團康活動認識新朋友,參與的營員都覺得活動學到很多東西,並強調有機會將再參加。

采訪後,營員被安排在食堂完成作品。
采訪後,營員被安排在食堂完成作品。

豐富求學生涯

■青少年記者黃健文(16歲,馬六甲華文國民型高等中學中四學生)

青少年記者黃健文。
青少年記者黃健文。

第一次參加此類,參加原因是為了要學習寫作技巧、豐富自己的求學生涯,同時透過活動認識新朋友。

參加後,感覺學到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從中知道自己不足之處,從而提升自己。

模擬采訪環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體驗到記者采訪的情況,非常具挑戰性。

首次參加很有趣

■青少年記者阮如貞(14歲,聖嬰女中中二學生)

青少年記者阮如貞。
青少年記者阮如貞。

在老師推薦下知道有這個,看了活動資料後,發現活動上會有寫作教學及講座,覺得很有趣,於是第一次參加。

參加後,打開我認知的另一道門,學到很多新東西,包括如何寫新聞。

在模擬采訪中呈獻的賣豬仔個案,讓我印象很深刻,而我在采訪中面對最大問題,就是受訪對象講得太快,我記錄不及。

下次若有機會,會想再參加類似活動。

有一點想當記者

■青少年記者陳韋蒽(14歲,聖嬰女中中二學生)

青少年記者陳韋蒽。
青少年記者陳韋蒽。

在參加此之前,從未接觸過記者的采訪工作,參加後,感覺與想象的工作情況相似。

采訪時面對的問題是要寫字很快,以便能記錄受訪者說出的內容,同時要確保自己是根據受訪者提供的資料來寫作,不要寫受訪者沒講過的東西。

要把所看所聽到的東西,即場寫成文章,的確是有難度,而想導言方面就很花時間。

在參加此後,有一點想當記者,因為工作很有趣。
 

認識更多新朋友

■小記者楊子澄(12歲,招茂小學六年級學生)

小記者楊子澄。
小記者楊子澄。

在老師推薦下參加此,希望通過此活動認識更多新朋友。

中最喜歡的環節是跳團康舞的時候,在大哥哥大姐姐指導下學習舞曲的動作。

在模擬采訪環節,我很努力記錄,然後依據所記錄的資料寫成作品,希望日後可在《中國報》刊登。

下次還會再參加

■小記者林巧樂(11歲,啟牖華小五年級學生)

小記者林巧樂。
小記者林巧樂。

聽老師推薦此時覺得很有趣,因此想參加,以親身體驗采訪工作。

安排的活動都很不錯,讓我可以學到如何寫新聞;而團康舞環節可以與眾營員一起跳舞,讓我放鬆心情之餘,也可認識到新朋友。

參加此活動可提高寫作技巧,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參加。

多閱報增加知識

■小記者陳靖恩(12歲,啟牖華小六年級學生)

小記者陳靖恩。
小記者陳靖恩。

兩位姐姐及一位哥哥都曾經參加過《中國報》小記者,當老師推薦我參加時,本來不想參加,不過姐姐卻說活動很好玩,因此就報名。

參加後覺得可以協助提高我的寫作能力,從講座及分享會上也加深對新聞采訪的認識,同時日後也將會多閱報來增加知識。

有機會還是會參加類似活動,並且希望主辦單位增加跳團康舞項目,包括學跳K-pop舞,肯定會很精彩。

一些營員參考報紙的新聞,協助完成作品。
一些營員參考報紙的新聞,協助完成作品。
顏旺升(右)與林欽為(左)贈送感謝狀給鄭國華校長。
顏旺升(右)與林欽為(左)贈送感謝狀給鄭國華校長。
青少年記者及小記者代表,接領培訓營證書。後排左起為鄭國華校長、顏旺升、林欽為、《中國報》副編輯主任鄧月璿及助理編輯朱淑慧。
青少年記者及小記者代表,接領培訓營證書。後排左起為鄭國華校長、顏旺升、林欽為、《中國報》副編輯主任鄧月璿及助理編輯朱淑慧。
其中一名營員以手機拍下培訓營歌唱環節的情景,留作紀念。
其中一名營員以手機拍下培訓營歌唱環節的情景,留作紀念。
營員完成一天的培訓後,開心步出禮堂。
營員完成一天的培訓後,開心步出禮堂。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人氣瀏覽
Icon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