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马来渔村 和友族赏月 培中师生下乡分享中秋文化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到马来渔村 和友族赏月 培中师生下乡分享中秋文化

    (马六甲13日讯)中秋节将至,培风中学孔子课堂日前携一众师生,走入万里望甘榜森邦班底马来渔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并与友族同胞分享中秋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该活动由马六甲培风中学孔子课堂主办,万里望甘榜森邦班底马来渔村居民委员会、培风中学国文学会、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组协办。

    当晚出席嘉宾包括甲州行政议员莫哈末阿克马、培风中学黄雪莱校长、培中孔子课堂陈丽娟院长、万里望甘榜森邦班底马来渔村居民委员会主席沙阿冬、村长末卡里尔。

    莫哈末阿克马(右)为活动开幕后,在众人陪同下前往各个摊位参观体验。
    莫哈末阿克马(右)为活动开幕后,在众人陪同下前往各个摊位参观体验。

    莫哈末阿克马指出,活动真正体现大马多元文化之美,不同族群人民有机会交流互动,从互相了解开始,学习彼此尊重、同理。

    他说,学校及村民联手,为社区、下一代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是非常值得鼓励。

    陈丽娟院长(左2起)、培风中学黄雪莱校长,在活动中上,与沙阿冬等合照。
    陈丽娟院长(左2起)、培风中学黄雪莱校长,在活动中上,与沙阿冬等合照。

    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长辈也说,虽然在政治上不同族群之间因各自需求容易产生争执,但回到生活层面,各个族群本该是一家。

    他认为应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因为大家对彼此的认识太少,才造成族群之间鸿沟越来越大。”

    陈丽娟院长说,本次跨文化交流活动为该课堂第二次走入马来渔村,由于活动地点设定于校内一名马来家长家中,在筹划活动过程,两位家长拉苏与妻子依娜积极协调,并且热情邀请村里学校与文化团体共襄盛举,除了让村民有机会认识华裔中秋文化,也组织村民向华裔子弟介绍马来渔村生活与在地文化。

    现场男女老少不分你我,欢乐交流。图为渔村长辈教导如何编制马来粽。
    现场男女老少不分你我,欢乐交流。图为渔村长辈教导如何编制马来粽。
    培风中学二十四节令鼓队,为观众带来融入多个族群特色的节令鼓表演。
    培风中学二十四节令鼓队,为观众带来融入多个族群特色的节令鼓表演。

    依娜说,在筹备活动初期,当她们需要向村民介绍该项活动时,心里其实非常忐忑,非常感谢丈夫和孩子不断鼓励她坚持下去。

    展示不同籍贯月饼

    为了让村民有机会更进一步了解中秋文化,现场展示不同籍贯月饼及传统月饼模展览,通过马来语版本资料说明,讲述我们耳熟能详的中秋故事。

    主办方亦细心准备获得清真认证的月饼和中国茶,让村民可以安心体验最经典的中秋庆祝方式:品茶、吃月饼、赏月、团圆!

    培风中学武术学会同学带来多项精彩武术表演,其中之一为在暗夜里发光的龙舞。
    培风中学武术学会同学带来多项精彩武术表演,其中之一为在暗夜里发光的龙舞。

    此外,中秋灯笼制作坊亦受到大人小孩热烈欢迎。培风师生耐心引导村民们完成玉兔灯笼的制作,亮起玉兔灯笼,仿佛也点亮该场美丽的中秋活动。

    传统马来乡村生活

    丰富多彩

    马来乡村童玩体验,比如踢藤球、五粒子、陀螺及马来播棋等,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
    马来乡村童玩体验,比如踢藤球、五粒子、陀螺及马来播棋等,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

    为呼应主办方的分享,依娜一家协同村委会主席沙阿冬,邀请村民一起向培风师生展示传统马来乡村生活。

    村民提前细心展示许多马来乡村传统工艺品,包括编制马来粽、准备江鱼仔炸团子等各种传统小吃。

    马来孩子则玩起踢藤球、马来播棋(Congkak)等传统游戏,很快吸引现场其他孩子目光,纷纷主动加入。

    双方也为活动参与者准备一呼一应、共舞齐美的多项文化项目,如马来羊皮鼓队(Kompang)与二十四节令鼓迎宾、马来武术与中华武术相互切磋、村里幼儿园孩子欢快爱国歌舞、高一义同学应节歌曲与马来民谣分享等,尽力促成双向文化交流,为国家种族和谐尽一分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谢守钦:年轻人筹备中体验 庆中秋 薪火相传

    (马六甲15日讯)甲州企业发展、合作社及消费人事务行政议员谢守钦说,庆祝中秋节活动除了传承中华文化,也让年轻人通过筹备及参与活动,来认识及体验传统佳节,更好地继续发扬优秀传统,避免断层。

    他指出,中秋节有悠久历史,是中华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很欣慰看到许多青少年和小朋友参与中秋晚会包括准备工作,相信这能让他们体验及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并继续传承。

    嘉宾与赞助人主持醒狮点睛仪式后,进行大合照,左4为谢守钦。

    他昨晚出席菩提佛学会龙狮团10周年庆典暨中秋晚会致词时,如是说。

    谢守钦也与其他嘉宾和赞助人主持舞狮点睛仪式。他指出,马六甲保存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舞龙舞狮的文化及艺术,参与的青少年都非常认真付出,呼吁更多家长鼓励孩子学习舞龙、舞狮。

    “目前,格西当州选区发展及协调中心免费作为菩提佛学会龙狮团的训练场地,协助推广更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以便继续发扬光大。”

    谢守钦(左)为醒狮主持点睛仪式。


    他个人捐助1000令吉给菩提佛学会作为活动费用。

    菩提佛学会主席古开房代表该会团队,感谢所有过去及现在一直支持该会的各界人士,也特别感谢所有表演者和志工在这几个月来,付出无数时间和精力,让昨晚活动得以圆满举行。

    他希望此活动带给大家美好回忆,让大家感受中秋节团圆意义,并期待未来大家继续携手合作,发扬佛法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会上也进行舞龙点睛仪式。除了庆祝菩提佛学会龙狮团10周年庆典,昨晚也是该会中秋晚会,现场准备自助餐及猜灯谜活动,获得佛友热烈参与。

    古开房(右)为舞龙主持点睛仪式。

    肩负传承文化重任

    马佛青甲州联委会副主席戴安尼说,作为马六甲佛教团体中唯一的龙狮团,菩提佛学会龙狮团在过去10年里,不仅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重任,也在佛教社区带来积极影响力。

    她说,通过龙狮表演,该团体不仅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也将佛教精神与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真正体现“佛教社区化”理念。

    她指出,大家在中秋节齐聚一堂,不仅是对中华传统节日尊重与传承,也体现佛教讲求和谐、团结精神。

    她说,在推动佛教社区化道路上,像龙狮团和中秋月光会这样的活动,是将文化与信仰融合、传承的重要桥梁。

    “马佛青甲州联委会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佛教事业与社区发展的参与者,我们深知文化与信仰的融合,对于社区和谐与进步有多么重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