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30日訊)甲市老街區旅遊景點流浪者問題日益嚴重,市議員每周都會接到民眾及商家投訴,有時一星期接獲4宗投訴,流浪者中有的衣衫不整、肮髒邋遢,一些更有攻擊性,會突然跳出來嚇人,擔心引發不愉快事件。
據了解,有兩三名流浪者常在老街區如雞場街、吉靈街一帶出現,一般在中午或晚上,隨意睡在商店前走廊,向路人旅客乞討,一些精神狀態不佳者,更會突然跳出來嚇人,或以手做槍的姿勢,指著人,一些旅客及民眾被嚇到。

基於目前沒管道可對付流浪者,加上缺乏可收容他們的收容所,警方或執法人員也只能到來驅趕,當警方或執法人員離開時,他們又再出現,無法解決問題。
據悉,有民眾及遊客看到流浪者,都會同情他們而給錢,因而吸引流浪者到老街區一帶流浪,導致問題日愈嚴重。

馬華甲曆史城市議員駱慧茹召開記者會指出,她每周都會接獲有關流浪者的投訴,有時有安排執法人員前往驅趕,但治標不治本。
她說,目前缺乏管道對付流浪者,曾試過面對流浪者問題時,聯絡警方,被告知是福利局負責,但尋找福利局,卻被告知要找警方,感覺被踢來踢去。
“去年福利部曾發布將重新研究及審核1977年赤貧人士法令,以解決流浪者及乞丐的方法,當時指結果會在今年9月出爐,但目前仍無下文。”
她說,製定有關法令年份已久,目前已不合時宜,無法控制流浪者及乞丐問題,造成此類問題越來越多。
“目前,60歲以下流浪者可送去Desa Bina Diri收容所,而60歲以上則在福利局老人院,但這些收容所數量不多。”

■駱慧茹:福利局可與警方配合
駱慧茹促請政府正視國內流浪者問題,製定正確管道解決,包括設立更多收容所,並為流浪者提供治療及培訓,讓他們可以再重返社會。
她也促請民眾勿因為同情而給錢流浪者,如此會助長“乞討”歪風,讓更多人成為乞討者或流浪者。
“福利局可以與警方配合,在尋獲流浪者後,找出他們的家屬,把流浪者帶回家照顧。”
同時,她勸請民眾若遇到有攻擊性的流浪者,應馬上報警,讓警方到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