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8日訊)馬六甲州衛生、人力資源與團結事務行政議員魏喜森說,甲州今年第35周,衛生局共接獲869例骨痛熱症病例投報,比去年同一時期,大幅度上升了96.4%。
他說,中央縣仍是該病例最多的地區,占了640例、亞羅牙也縣99例和野新縣85例。
“慶幸今年迄今沒有骨痛熱症死亡病例。”
(視頻:王紹其)
由於魏喜森今日無克出席在愛極樂達昔烏達瑪花園組屋區,舉行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活動,他的稿件由馬六甲衛生局長拿督魯斯迪醫生代讀。

他說,今日在該組屋區共釋放1萬8000隻蚊子。
“2020至2022年疫情與行動管製令期間,大家外出的機會相對減少下,有更多時間清理家居環境,即使這3年來的骨痛熱症仍存在,但患上該病症的民眾減少。”
他說,可是疫情後出門的民眾增多,環境的潔淨程度亦變得較令人擔心,如塑料瓶或垃圾堆積水生蚊等,使到蚊症也開始增加。
他希望民眾與衛生局配合或通過社區組織聯辦清潔運動,改善居住環境,減少黑斑蚊滋生,畢竟骨痛熱症唯一的傳播途徑就是黑斑蚊。

發549罰單不達標屋主
魯斯迪醫生說,今年迄今該局發出549張罰單給環境衛生不達標和引發蚊子滋生的屋主、業者,罰款數額27萬4000令吉,當中248宗案件帶上法庭。
他說,248宗法庭案中,有79宗已經由法庭裁決,罰款數額約28萬令吉。
他透露,被罰款的包括環境衛生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如垃圾堆、積水等。至於一些地區外勞引發的衛生問題,該局早前也已與企業公司雇主洽商,而且與外勞一起舉辦清潔活動,向外勞傳達衛生意識等。
改變黑斑蚊基因
需釋放百萬沃爾巴克氏菌蚊
魯斯迪醫生說,至少需要釋放100萬隻沃爾巴克氏菌蚊,才能夠讓寄生在蚊子體內的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通過交配傳播給黑斑蚊,來達到控制和改變黑斑蚊基因的骨痛熱病病毒。

他說,這項計劃已在野新的望萬進行,而愛極樂達昔烏達瑪花園組屋區是第2階段,接著預計明年進行第3階段的地點在雙溪烏浪。衛生局希望通過釋放蚊子,來減低黑斑蚊繁殖。
他透露,大馬是繼澳洲後,全球第2國家落實這項預防和控制骨痛熱症計劃,就如望萬區的此計劃去年開跑後,當地蚊症明顯減少,唯要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全國需要釋放100萬隻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
空氣汙染指數
未達危險水平
魯斯迪說,甲州目前的空氣汙染指數,仍不至於需要停課,唯校方受促時刻關注氣象局的報告,如果認為指數到了某個高點數時,就該停止課外活動。
他說,假設空氣汙染指數達到300點或以上的紅色危險水平,所有校外、戶外活動都要停止,該局也會與教育部討論校方是否該停課而改為網上課程教學。
他透露,學生或民眾如有感覺身體發熱、不適,該到診所看診,多喝水來抵抗炎熱的氣候,尤其摩哆騎士也應載上口罩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