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2日訊)使用過的食用油,不知該如何處理?不妥當處理不僅將堵塞溝渠引起衛生問題,對環境也形成破壞,不如將回鍋油賣了賺取額外收入,給予回鍋油第二次生命之際,還能響應環保、減碳目標。
無論食品工廠、食肆或住家,都會有回鍋油,一些不負責任人士為貪方便,一手將回鍋油倒入溝渠,也將“錢”給倒掉。

坐落佳林園Jasa Merdeka 12路的常青環保有限公司(Evergreen Oil & Feed Sdn Bhd),是一家專門回收回鍋油的公司,讓民眾以回鍋油換取現金。該公司遂將回鍋油運至海外提煉成生物柴油(Biodiesel),無論前者或後者,皆與推動環保工作息息相關。
董事劉治鑛指出,該公司起初回收回鍋油後,通過中介轉售給廠商製作肥皂、蠟燭及飼料,直至2013年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到提煉生物柴油的公司,從此將回鍋油運輸至海外,作為提煉生物柴油的原料。

劉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該公司供應的回鍋油,提煉製成生物柴油後,用於歐美國家汽車、重型車輛及船,甚至用於飛機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他說,該公司也與州政府緊密合作,通過環保活動向民眾回收回鍋油,再按照市價繳付現金給民眾。
他指出,回鍋油每公斤價格依據油價波動而定,該公司目前以每公斤3令吉收購;2022年初曾一度飆升至每公斤4令吉50仙。
“回鍋油不僅有經濟效應及環保,也讓食品素質維持一定標準。商家不會為省錢不斷重複使用食用油,提升患癌幾率。”

◆常青環保有限公司
地址:No. 12, 14 & 16, Jalan Jasa Merdeka 12, Taman Datuk Tamby Chik Karim, 75350 Melaka.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公假休息)
電話:012-287 1899、012-908 0800、010-212 8180
■有登門收集回鍋油服務
除了通過地方政府活動,民眾可選擇登門“賣油”,或致電常青環保有限公司,讓職員登門收集回鍋油。
劉治鑛說,顧客可向該公司申請免費容器儲存回鍋油,該公司遂將派員回收,民眾也可將回鍋油裝在油桶後,親自送到工廠,或通知職員收集。
他說,該公司隻回收食用油,不收燃油或潤滑油。
“甲州每月收集逾250公噸回鍋油,顧客群包括工廠、酒店、連鎖店、醫院、餐館及住家,尤其住家式食品生產趨勢提升,來自住家的回鍋油也越來越多。”
他說,該公司常年與4地方政府配合,尤其市政廳推出的“Singgit Seposen”環保活動,獲得民眾踴躍響應。
他說,該公司於10月聯合有關單位舉行6場開放式及閉門活動,歡迎民眾踴躍響應,通過售賣回鍋油賺取額外收入。

■一度被誤為“黑心商人”
18年前,民眾無法接受回收回鍋油概念,怒斥劉治鑛是準備將回鍋油重新包裝後,再銷售至市場的“黑心商人”。
劉治鑛說,20歲在新加坡賣雞飯時,有者到雞飯檔回收回鍋油。
“原來回鍋油是能回收的,首次聽聞後啟發我回馬創業,往回收回鍋油路線發展。”
“2013年接觸一家香港公司,才開啟回收回鍋油供應生物柴油提煉材料,爾後再與荷蘭公司合作,如今則與芬蘭公司合作。”
他自嘲本身書讀得不多,曾與荷蘭公司總裁靠穀歌翻譯器談生意,他將中文輸入後翻譯英文,對方則輸入英文翻譯中文。另還出動服務員幫忙翻譯,雖然形同雞同鴨講,但生意成功談妥,今時今日堅持以老實、誠懇態度經商。
劉治鑛的創業之路非順風順水,他跌倒了至少3次,曾在農曆新年期間負債百萬,銀行剩下90令吉。

■穆斯林捐油奉獻清真寺
甲州一些宗教場所通過售賣回鍋油,籌募維修及活動基金。
劉治鑛指出,州內不少清真寺已落實捐獻回鍋油製度,由穆斯林捐獻回鍋油給清真寺後,清真寺再向該公司售賣,所獲得的錢用以提升及維護清真寺設施,通過另類方式捐獻奉獻金給清真寺。
他說,一些廟宇也會定時整理添油使用的食用油,將已結霜的食用油售賣給該公司。
他說,該公司以現金方式回饋顧客,也有聯辦單位以積分或物資方式交易。
他指出,州政府鼎力支持該活動,會在郊區小巷廣播宣傳,甲州綠色工藝機構也走入校園,向中小學甚至大學生講解回鍋油用處,使得社會大眾越來越能接受回收回鍋油概念。
他說,大馬采用由油棕提煉而成的生物柴油,添油站已供應B10(10%生物柴油)燃油,有助降低車輛黑煙排放,達到減碳環保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