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適逢青雲亭慶祝350周年重啟五朝平安清醮,慶委會請來3位古城紙紮師傅包辦法會所需的紙紮品及紙紮公仔,令這場法會不隻是誦經祈福的道場,也是難得的神話與民間故事結合的紙紮藝術展!
3位師傅分為是白添順與白添源兩兄弟,以及沈茂興,製紙紮數十年,手藝如今已十分難得。

現年74歲白添源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逾百個紙紮公仔,每個皆栩栩如生,手工極細,且充滿故事性。
“這包括八仙騎八獸、四大金剛、廿四孝故事、十八羅漢、文武財神等等,單單廿四孝故事,每個故事有一至三個人物,就有50多個。”

擁有50多年製紙紮經驗的他指出,每個公仔約一尺高,除了手工要細,也需要熟讀所有人物的故事,才能配製出有關人物的造型。
“像廿四孝故事的《孝感動天》講的是舜帝的故事,除了舜帝,也配上耕田的大象。這些人物的武器也需知曉,如八仙的呂洞賓持劍、鐵拐李持葫蘆。另外還要懂得這些人物的臉譜,例如目犍連尊者是生臉,而降龍是花臉。”

法會中的符使馬,則由其哥哥白添順負責。
他說,他與另四位兄弟的手藝,都是傳承自父親白金鍾。父親生前是非常手名的紙紮師傅,也是戲班班主,在觀音亭街創辦南通紙紮店。

“做紙紮的人有很多,但做紙紮公仔的卻沒有幾個,南通在2012年關閉,我也沒有傳人,之前原想不做了,但也覺得很可惜,外州也很難找到製作公仔的材料,我這裏還存一些,有需要會幫忙做,但因為手工製作,人也老了,也做不多。”
“菩薩”給靈感製作天公座
“菩薩”給靈感,讓沈茂興製作出7尺燈座(天公座)。

沈茂興說,慶委會主席釋理行法師初時找他,他是拒絕的,其後忙完了農曆七月,法師又再找他,也覺得十分難得,終於答允。
“其後靈感湧現,3座燈座在20多天內創作出來,每個燈座皆為風水尺7尺高,這與慶委會之前要求的不同,但製作燈座本來就不是要多少就做多少,一切依製作時菩薩提供的靈感製作。”

他說,燈座上有玉皇大帝、八仙、南鬥、北鬥及慶典爐主麒麟,還有二十四節氣以祈求四季平安;後方還有福祿壽、太白金星等。
除了燈座,他也另外製作了“仙女獻壽”送給青雲亭作壽禮。

“燈座與‘仙女獻壽’皆會在法會最後一天即周日下午焚化。我已答應會再製作‘仙女獻壽’,放在青雲亭文物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