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1日訊)馬六甲華人新村今年獲得政府撥款總計358萬6803令吉,充作基建發展及提升工程、房屋維修及社區活動開銷經費,乃政府有史以來,向州內新村下放的最大筆撥款。
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指出,政府於2023年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1億400萬令吉給全國華人新村;馬六甲新村獲得338萬5853令吉基建工程撥款、10萬5000令吉房屋維修撥款及9萬5950令吉社區活動撥款。
他說,亞羅牙也縣有6個新村、野新縣8個及甲中央縣9個,部分新村截至9月20日,已獲得政府批準24項發展與提升工程,涉及338萬5853令吉。

他說,部分新村因情況需求,獲得超過一項工程批準,其中武吉加東新村、亞沙漢金山新村、廣西新村及安樂新村獲得兩項工程;巴力吉利令新村獲得3項工程批準。
邱培棟今日在甲州各縣新村發展官蕭麗燕(甲中央縣)、羅秉浩(亞羅牙也縣)及王溢龍(野新縣)陪同下,到丁賴新村視察時,在記者會上這麼指出。

他說,地方政府發展部資料顯示,甲州23個新村以往獲得的工程撥款,不會超過230萬令吉,今年部長向財政部爭取下,成功將每項工程頂價,從原本10萬令吉加碼至20萬令吉,乃是一項大躍進。
他說,政府撥款10萬5000令吉,供7間來自甲中央縣(1間)及亞羅牙也縣(6間)屋子進行維修工程,每間屋子1萬5000令吉。
他指出,州內新村也獲得9萬5950令吉撥款,充作節慶或社區活動開銷。
在場者有丁賴新村村長蔣育賢及承包商張幸福。

■23新村應把握良機申請
邱培棟指出,政府日前宣布2024年財政預算案,撥款1億令吉給全國華人新村,他希望甲州23新村把握良機,趕在明年初向當局,呈上有需要提升及維修的新村設施申請。
他鼓勵各新村年頭申請,以便有關申請早日獲批,並於明年中旬竣工之際,倘若政府隨後推出加碼撥款時,有需要的新村可再度申請。
他說,華人新村關注基本設施提升之際,村民與村委會也需要一同構思,攜手推動新村發展。
他指出,地政部部長倪可敏提倡將新村打造為旅遊景點,村民和村委會可洽商如何發展新村,並向政府提呈建議書以獲取50萬令吉撥款。
“此舉不僅帶動新村社區及經濟發展,也能避免村民外流,讓在外謀生的村民返鄉經商,解決新村人口老化問題。
■擬推出華人新村旅遊配套
亞羅牙也縣新村發展官羅秉浩指出,目前正準備一項計劃書,以推出“華人新村旅遊配套”,籍大馬與中國相近文化習俗優勢,吸引中國人到馬六甲新村,尤其坐落亞羅牙也縣的馬接峇魯新村短暫居住。
他說,大馬與中國的文化差異不大,希望通過華人新村旅遊配套,讓中國人在避暑或避寒之時,可以暫時來到甲州新村留宿,逗留期不是一兩天,而是一段日子。
“將向當局要求,讓馬接峇魯新村成為一個試點,尤其設有民宿之處,透過該旅遊配套推廣新村特色,從而帶動新村經濟發展。”
他說,遊客也可透過該旅遊配套,到州內其他新村走透透。
“此計劃不僅達致部長將新村打造為旅遊景點的意願,也有助恢複新村活力。希望日後能與旅遊部合作,一起推廣該旅遊計劃。”
■隻限擁天然條件新村申請
蔣育賢:有缺公平
丁賴新村村長蔣育賢指出,政府讓擁有天然條件的華人新村,申請50萬令吉景點提升撥款,對一些沒有天然條件的華人新村而言,有缺公平。
他說,該項撥款的限製對於95%以上,沒有天然條件,如漁村及瀑布的華人新村,相當不公平。
“許多華人新村過去多年對曆史采集貢獻不少,因此該項撥款應該開放給無天然條件的新村申請,讓新村推動人文曆史故事發展,展現新村曆史文化特色。”
較早前,一行人到丁賴新村村民陳玉蓮的府上拜訪。陳氏自1969年定居丁賴新村,浴室經過歲月摧殘變得損壞不堪,幸獲得政府撥款重建,讓她開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