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培栋:各族交流互包容 了解本身宗教促进和谐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邱培栋:各族交流互包容 了解本身宗教促进和谐

    (马六甲22日讯)行动党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指出,人们有必要多了解本身信仰的宗教,才能在多元种族、宗教及文化的马来西亚,促进各族间包容,使国家社会更和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佛教教导信徒向善与净化心灵,信徒多认识所信仰宗教的教义,以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

    大会举行欢迎宴,招待本性禅师(坐者右5起)及滇悟禅师等。坐者右起为谢守钦、陈金赐、邱培栋、孙殿赐及理行法师(坐者左4)。站者左起为王书优及郑诗杰。

    “尤其大马是多元种族、文化及宗教国家,各族间的包容心很重要。透过多认识和了解本身的宗教,让我们在外与友族同胞交流时,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宗教,这不但能促进包容性,社会和谐对国家未来发展也扮演重要角色。”

    邱培栋昨晚在本性禅师“佛教的三观智慧:因缘观、法界观及生死观”禅学讲座上致开幕词时,这么指出。

    他说,本身担任议员有15年之久,如今身为国会议员,在制定法令、作出决策时,心灵必须抱着正确观念,才能作出正确决定。

    “吸取佛教教义,方能贯彻在生活中,良好运用。”

    邱培栋(左3起)代表大会赠送墨宝给本性禅师。右起为陈金赐及王书优;左起为理行法师及孙殿赐。

    邱培栋说,大马和中国佛教自古以来保持交流,明年2024年恰逢马中建交50周年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来往更需进一步加强,让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大会配合中国莆田南山广化寺方丈本性禅师及莆田龟山福清寺方丈滇悟禅师莅临马六甲,昨晚举行欢迎宴招待。本性禅师在宴会结束后,移步到释迦院大厦为禅学讲座主讲。

    在场者有甲州行政议员谢守钦、马六甲佛教居士林林长王书优博士、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孙殿赐、总务郑诗杰、马六甲青云亭住持理行法师及释迦院主席陈金赐等。

    “佛教的三观智慧:因缘观、法界观及生死观”禅学讲座各协办佛教团体代表与嘉宾。

    本性禅师:青云亭开创350年
    中国佛教生命力适应性强

    中国莆田南山广化寺方丈本性禅师说,中国佛教祖师于350年前,远道而来马六甲开创青云亭,该亭经过350年的岁月依然屹立不倒,显示中国佛教有强大生命力及强大的适应性。

    他开示时指出,青云亭在350年期间,虽然曾历经波澜,但依然能够延续,照样在马来西亚社区生存发展。

    他说,中国与大马在历史上也许有过风雨,但两岸关系总体而言十分友好,中马两国之佛教无论古时或现今皆进行友好交流。

    另外,本性禅师在禅学讲座上,祝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能减至最低,同时向如今无辜受到战乱灾害的受害者祈福。

    出席者在禅学讲座开始前,在本性禅师率领下,双手合十祈福。

    王书优:活在高科技时代
    更迫切需要心灵需求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林长王书优博士说,社会朝着人工智能科技时代前进之际,人们在高科技时代之下,正值心灵需求有迫切需要的时代。

    他认为,如今高科技社会发展面对的问题,往往与人性方面的心理空虚有所关联。

    他说,大会难得有幸邀请本性禅师开示,也凝聚甲州多个佛教团体共襄盛举。

    另外,他说,青云亭在马六甲不仅是华社的精神寄托之处及信仰中心,也是马来西亚佛教奠基之中心。

    “回顾大马佛教历史,青云亭对于大马佛教发展功不可没,非常伟大。”

    他说,青云亭的法脉源自中国莆田龟山,350年的法脉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至今,实属难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刘志俍:缔造和谐社会 佛教 化解纷争 净化人心

    (马六甲23日讯)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副行政议员认为,佛教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正信宗教,能在化解纷争、净化人心,缔造和谐社会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形容,释迦牟尼佛是大彻大悟的伟大觉者,他一生探究自心及宇宙实相的过程,为人们揭示离苦得乐之道,让人们能循着其法教,活出一个全然觉醒与解脱的人生。

    “佛陀毕生传道,宣说出世间法,也开示世间佛法,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他所宣示的缘起法,是与其他宗教不共之处。”

    ■孙殿赐(左2起)赠送水果礼篮给刘志俍,感谢他出席千人素宴。左为郑诗杰,右为吴南德。
    ■孙殿赐(左2起)赠送水果礼篮给刘志俍,感谢他出席千人素宴。左为郑诗杰,右为吴南德。

    刘志俍昨晚代表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出席由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举办的“和谐共处,福祉社会”千人素宴时,如是说。

    他说,所谓一切有为法乃众缘生,并非单独存在;亦空无自性,并非实有。然,人们因一念无明,起妄想分别,执虚为实,执妄为真,造业不断,结果为彼此带来诸多烦恼。

    他指出,五浊恶世的众生,正如所言,知见颠倒,斗争坚固,不了解一切事物乃相互成就,因缘和合所生,所以变得自大、傲慢,不懂得感恩,与人相处,不会彼此尊重,容易发生冲突。

    “综观当今世界,不论国与国,人与人,或是族群与族群之间,出现严重对峙,互不信任,不就说明了上述情况,皆与人心不古,缺乏正知正见有关?”

    他指出,佛法是人间一股清流,虽然难闻今已闻,所以大家有缘遇到,真要好好把握,学习佛陀的行谊,实践佛陀的教义。

    他也宣布保留2025年1万令吉拨款,给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

    在场者有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孙殿赐、总务郑诗杰及财政吴南德等。

    ■孙殿赐(左2起)赠送水果礼篮给林万锋。左及右分别为郑诗杰及吴南德。
    ■孙殿赐(左2起)赠送水果礼篮给林万锋。左及右分别为郑诗杰及吴南德。

    智达法师:主张动物与环境和谐

    马佛总甲州分会主席智达法师认为,佛教主张的和谐不止是人与人之间,包括动物及环境,这点可从佛教护生的精神展现出来。

    “护生是保护生命,不伤害生命,这是佛教慈悲的表现。”

    法师呼吁所有佛教团体、寺院庵堂及每一位佛弟子,共同努力在教育及福利社会上耕耘,利益各自区域及身边的人。

    “大家共发菩提心,心心相系,行持利他菩萨行,为社会和谐和福利努力,共同创造人间净土。”

    会上,释智达法师也率领众法师,进行卫塞节祈福仪式,使会场庄严祥和。

    ■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主办“和谐共处,福祉社会”千人素宴,场面十分壮观。
    ■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主办“和谐共处,福祉社会”千人素宴,场面十分壮观。

    孙殿赐:强调仁爱精神

    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孙殿赐认为,今年佛历2568年卫塞节主题为“和谐相处、福祉社会”,与中华文化精髓息息相关。

    他形容,中国文化以孝悌为根本,强调仁爱精神与敬畏观念;中国哲学可视为关于“家”的哲学,以家为本位,由家而国,由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他说,虽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有不同的诠释,但其包含的仁爱精神、和平精神、平等精神却是不变的,历久而弥新。

    他也说,千人素宴和筹募10年一度花车大游行经费,虽然目标离尚远,但是他相信,有大家的继续努力和支持,筹款工作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2025年花车大游行结束。

    ■马佛总甲州分会主席智达法师(右)率领会场,进行卫塞节祈福环节。
    ■马佛总甲州分会主席智达法师(右)率领会场,进行卫塞节祈福环节。

    林万锋:推动更多跨宗教交流

    吉里望州议员拿督林万锋呼吁组织社团,推动更多跨宗教及种族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各宗教种族背景人士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他认为,唯有更多跨宗教及种族对话与交流环节,将能使多元种族、宗教与文化社会,未来变得更好,达致今年卫塞节主题“和谐共处,福祉社会”之目标。

    “古城有历史悠久的青云亭、天主教堂、基督堂、清真寺和兴都庙,这些古老膜拜场所的存在,让人们看到马六甲,在过去600年不仅是商业繁荣之地,也是各种族宗教能和睦共存的和谐城市。”

    他认为,马六甲各族和睦共处的历史史记不但成为现今人士的佳话,也希望州内种族宗教的和谐,能成为全民楷模与学习榜样。

    他宣布3000令吉拨款,给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

    ■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周日佛学班学员,呈献《爱心小菩萨》手语表演。
    ■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周日佛学班学员,呈献《爱心小菩萨》手语表演。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