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 要85万建梯形围墙防土崩 育贤请教部“帮帮忙”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 要85万建梯形围墙防土崩 育贤请教部“帮帮忙”

    (马六甲29日讯)育贤学校董事长拿督钟谭安说,校方面对最大问题是,校前山坡泥土严重流失,篱笆倾斜,路面破裂,而云英梯阶的沟渠出现裂痕,唯恐重蹈峇冬加里露营地的覆辙,影响学校建筑物的结构,危及师生的安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指出,今年初,校方除了致函教育局,也先后知会公共工程局、土地局及市议会寻求帮助,但所得回复是,育贤是政府资助学校(半津学校)需寻求教育部的帮助。

    谢守钦(左3)移交模拟支票给育贤学校董家协代表,左起为董事杜彩莲、钟谭安、黄志伟及家协财政罗晓玲。

    他说,野新公共工程局派员实地考察后,拟了一份报告书,建议兴建耗资85万令吉的梯形围墙以防土崩。董事会也邀请马六甲董联会及多位发展商来视察,以了解有关情况。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我们恳切希望教育部能施予援手,尽早把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解决,对于有关防止土崩的工程,我们也会垂询专业人士提供有关技术,以免有后顾之忧。”

    谢守钦(右7)为育贤学校创校95周年纪念晚宴主持开幕。

    他说,今年在获得教育部拨款后,董事会即在山坡篱笆前的地点建筑长约120尺长的沟渠,以疏通雨水的流动,防止急降的雨水流下山坡,造成更多的泥土流失。虽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但至少能在短时间防止更多的泥土流失,减少土崩的机会。

    钟谭安昨晚出席该校创校95周年纪念晚宴致词时,如是说。

    此外,他说,育贤学校创校95年以来,为国家社会造就不少社会精英和专业人才。在野新社会人士、广大的校友及热心华教前辈们的精诚合作之下,育贤学校也被公认为野新华教与文化的摇篮,这里不但是乡亲父老的希望,也是华裔子弟的未来。希望大家与董家协共同努力,负起维护华教的责任。

    斜坡(左)与校舍相隔不远,校方担心斜坡泥土流失情况加剧,会破坏校舍结构。(档案照)

    钟谭安:年轻人外流 学生少了

    钟谭安说,育贤学校也面对学生来源的隐忧,目前,学生人数不到200人,教师只有约18名。
    他说,时代的演变,人口流动,年轻人外流,地区发展的停滞,造成该校学生人数急速下降。
    他说,创立于1928年的育贤学校,早期设在野新卫理公会的地址,二战结束后,野新原有三所华小,即培新华小、晨钟义学和育贤华小的董事会,经过协商把三所学校合并,定名为野新华侨公立育贤学校。

    “后因学生人数剧增,董事会购买现在的校址,1953年正月,新校舍正式启用。1960年至1981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学校3机构数次展开筹款,增建课室。”

    他希望后辈了解先贤为华教献身奋斗的艰辛历程后,加入维护华教的行列,成为董家协成员,共同为华校的建设和发展献力。

    学校进行多项工程

    钟谭安指出,近年来,育贤学校在建设方面进行了多项工程。

    他说,包括多年前先后耗资35万令吉兴建多元用途有盖篮球场、以32万令吉重修破损的4楼天台、近5万令吉修复5间课室的墙面,同时筹获17万余令吉重建食堂,添置网络及软体设备,董事部也拨出2万余令吉。

    谢守钦伉俪(右3及4)接领纪念品,右起萧汉昌、钟谭安、黄志伟及魏昌华。


    他指出,这些耗资近90余万令吉的各种工程和设备,除了获热心的社会人士资助,大部分捐款来自历届校友的慷慨解囊。

    “董家协在添增设备方面,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们通过‘一步一脚印’的方式,在筹款过程中,与校友们联系与配合,在筹获足够款项后,工程终于顺利建竣完成。”

    他说,育贤的校友是该校在筹款的最大支柱,也是最忠实的支持力量,他代表董家协向校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出席晚宴的历届校长及老师大合照。

    “欢迎林慧英来宣布好消息”

    甲州行政议员谢守钦说,育贤学校面对的土崩问题,希望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近期能够亲临学校宣布好消息。

    育贤学校庆祝创校95周年晚宴,邀请林慧英出席,由谢守钦代表。

    谢守钦致词说,本身是育贤校友,感谢母校栽培。他早前宣布拨款4000令吉,晚宴上再宣布加码5000令吉给育贤,其父亲也捐出5000令吉,希望积少成多,帮助学校。

    他说,华小在我国扮演一定角色,许多友族在华小读书,显示国民团结在华小不是问题,希望华小、华社,给予团结政府支持,相信在政府领导下,我国未来尤其经济发展会更好。

    除了学生呈献表演,会上也举行切蛋糕及移交捐款仪式(近10万令吉)。在场者有筹委会主席罗伯庭、家协主席黄志伟、校长魏昌华、马来西亚华小校长协会总会长郑国华、甲董联会主席萧汉昌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古建筑翻新 失原貌 疑涉违建 谁批准了

    (马六甲16日讯)世遗区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翻新事件犹如揭开潘朵拉盒子,不仅引发广泛舆论,更揭示世遗老街区内诸多古建筑在翻新后,原貌尽失。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翻新工程疑涉违建,甚至阻塞沟渠,惹来议员震怒,质疑批准项目的地方政府,究竟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默许违规操作?

    邱培栋(左起)及刘志俍率媒体到海山街视察,发现一座甫翻新的建筑物,同样扩建在沟渠之上。

    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今日与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联合巡视海山街时,揭发另一栋建筑物如出一辙,同样在翻新后扩建在沟渠之上,导致排水清理工作受阻。

    邱培栋在记者会上坦言,观音亭街一号建筑翻新事件,让他对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官员的工作态度与效率,感到不满。

    “我们上周六(12日)召开记者会后,陆续接获民众投诉,揭露世遗区内还有其他建筑在翻新过程中,未依照古迹维护条例进行。”

    刘志俍(左起)和邱培栋向市政厅反映后,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物目前已遭市政厅查封。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怒斥相关部门官员失责,批准不符合标准的建设后酿成后遗症,最终导致国州议员与基层清洁工人遭到民众谴责。

    “我们必须严正警告相关部门官员,你们肩负的责任是守护古迹。相关官员难道是不熟悉条例?还是对自身职责一无所知?抑或另有隐情?”

    《中国报》报导老街创新建筑物“搞破坏”新闻。

    邱培栋指出,以观音亭街一号建筑为例,若当局曾批准建筑蓝图,他想知道官员按照什么准则批准;若当局未曾批准,为何官员在施工过程中毫无监督,甚至工程已拆除锌片仍未察觉异常,最终需待国州议员揭发,当局才下令业主复原建筑。

    他强调,州政府设立相关单位目的在于保护古迹,商家与民众亦应扮演重要角色,履行维护古迹的社会责任。

    “世遗区作为旅游热点,商家在此寻求商机的同时,也应珍惜历史文化资产。否则,任由破坏行为蔓延,终将得不偿失,陆续会有更多古迹失去原貌。”

    古老建筑物经过翻新后,原貌尽失,引发广泛舆论。

    邱培栋:扩建遮挡沟渠
    批准者应被炒

    邱培栋指出,针对批准老街建筑物扩建至沟渠之上,或在施工期间失责、监督不力的官员,应被追究责任,甚至应考虑将对方革职。

    “建筑物扩建在沟渠上,试问清洁工人要如何清理?一旦下雨将导致排水不畅,引发水灾,最终遭受指责的还是国州议员与南方环保公司的承包商。”

    他认为,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酿成了“黑狗偷吃,白狗当灾”的局面,问题发生后,却是第三方被责难。

    “古迹一旦遭破坏,便无法复原,我们不能做社会的罪人。”

    他强调,针对老街建筑扩建遮挡沟渠一事,将会追查到底。

    “我们一定会追究此事,刘志俍也会在州议会或其他相关会议上提出,因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古迹区的原貌终将一点一点地消失。”

    市政厅张贴信函,查封建筑物。

    市厅寄错地址 业者不知须还原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业者对于市政厅下令还原建筑物一事,根本毫不知情,进一步揭露市政厅寄发信函所使用邮政地址,出现重大错误。

    邱培栋指出,业主是在新闻报导刊登后,经马六甲亲戚通知,才惊觉本身物业“红了”。然而,业主在过去一个月内,从未收到任何相关信函。

    “业者目前居住在柔州努沙再也(Nusajaya),当地邮政编号为‘79250’,但市政厅发的信件却标注为‘75250’,是马六甲邮政编号。这很可能就是业主未能收到信件原因。”

    他说,业主日前已主动与他联系,他也建议对方尽快直接与市政厅接洽,以厘清有关事宜并纠正相关错误。

    据了解,市政厅是在3月接获刘志俍反映后,于3月12日向业主发出信函,指示业主在30天内还原建筑物面貌。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事件,揭发世遗区有不少古老建筑物翻新后涉嫌违建。

    市厅14日查封建筑物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物,目前已遭市政厅查封。

    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指出,由于业主在市政厅发出信函后,无动于衷,市政厅最终援引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70(13)(b)条文,于周一(14日)展开查封行动,并可对业主发出不超过5万令吉罚单。

    他强调,马六甲与槟城乔治市于2007年同获世界文化遗产地位,核心区内多样风格古建筑正是申遗成功关键,既然获颁殊荣,当局与业主就必须共同守护原貌。

    “观音亭街建筑大事翻新,与原貌格格不入,形同破坏世遗价值。这起事件应成为警惕,各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条例。”

    他也说,他将于下周州议会上提出此事,促请当局全面检讨保护与执法机制。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