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9日訊)哥打拉沙馬那州選區協調與發展委員會聯合馬六甲中醫師公會主辦中醫義診活動,短短4小時內吸引逾80名各族民眾前來看診。
這場義診今早9時至下午1時之間,在哥打拉沙馬那州選區協調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進行,許多民眾一早便到來尋求看診,當中包括不少巫裔與印裔友族。
哥打拉沙馬那區州議員劉誌俍指出,此次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把傳統中醫治療推廣到各族群,畢竟它已有上千年的傳承與曆史,足以證明其療效。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期間,中醫治療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協助調理患者的身體人,使病人恢複得更好。”

推廣中醫治療
劉誌俍也說,主辦義診也有助減緩民眾,特別是B40群體對政府醫院的依賴,減輕醫院的負擔。
他說,馬六甲中醫師公會除了有在本身會所展開義診,另外也不定期與各團體,在不同的社區為當地民眾看診,間接降低了病人前往政府醫院或診所的機率,紓緩了政府醫院和診所的擁擠情形。
劉誌俍不忘感謝此次活動讚助商,即康大藥廠、豐美氏集團、益康飲品製造廠分別捐贈營養奶粉、雞精、健康飲料給前來看診的民眾。

另外,甲中醫師公會主席楊偉雄指出,今日參與義診的中醫師包括該會秘書呂俊豪、理事李元平、楊國賢、林國團等,提供的看診服務計有針灸、拔罐、發藥等。
他說,該會每逢周二晚7時至9時都會在會所義診,也常配合一些團體的邀請辦義診。
他說,中醫的最終目標是調理好病人的身體,病人可在前面使用西藥,後面再通過中醫療法調理身子,兩者結合可取得最好的效果。

被膝傷疼痛折磨6年
巫裔女子針灸後舒緩
巫裔女子飽受膝傷疼痛長達6年之久,甚至步行困難,在義診活動中經過一輪針灸後,瞬間感到輕鬆許多,
這名女子查娃娜(37歲,來自峇株安南)於2017年遇上意外傷及右膝骨,礙於當時正懷有身孕,因此沒能進行植鐵片手術,之後即使接受物理治療也沒有多大的幫助,依然無法久站或步行太遠,甚至孩子長大至一兩歲後,她都無法抱起孩子。
她說,2014年因為工作結識了楊偉雄等人,故這次決定來試試,沒想到一輪針灸後,膝蓋的疼痛減緩許多,走起路來也感覺輕鬆多了,使她對中醫治療深具信心,接下來將會安排繼續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