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一帶一路校長高級研討班代表團遠道而來,參訪馬六甲晉巷華文小學,並於該校進行交流互動,意義重大。
晉巷華小董事長陳寶全說,該交流主要針對兩國在教育上的不同政策,互相交換意見來達到交流目地。
他說,辦教育過程中先有了小學時期的啟蒙,也需要有更多討論到了中學生時期的教育方式。
他認為,我們需要提供給他們全面且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希望通過這次與中國中小學校長們的交流分享,我們能對這一問題有了更多的啟示和思考。”
陳氏在交流會上也談到,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著啟蒙孩子們的責任,在塑造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加強國際間的教育交流,學習借鑒各國的成功經驗。這次交流能使我們受益匪淺,對教育啟蒙者的責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陳寶全是日前出席一帶一路校長高級研討會代表團蒞臨晉小展開交流會時,這麼說。出席者包括一帶一路校長高級研討會隊長詹大年校長及馬來西亞教育交流會秘書彭德生等。
此外,陳寶全指出,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我們對馬來西亞能保留以華文作為我們的教育語言,並很完善的傳承了各籍貫華人文化與方言感到驕傲,也對我國多元種族政策讚賞。

他認為,馬來西亞是除了中國之外,保存著最多華人文化與多種語言的國家,這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我們希望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能夠繼續發揚光大,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學習漢語和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
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兩國教育培訓體係的交流。
鄭敏莉:3種族快樂學習
晉巷華小校長鄭敏莉指出,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其中以華、巫、印為主要民族。因此在我國的教育體係中就出現了3種配合國民民族特色的小學,那就是國民學校、國民型華文學校及國民型淡米爾文學校。
她說,我國雖然有這3種不同源流的小學,但國民卻能自由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
“就如本校是一所以華語為主要媒介語的國民型華文學校,除了華族學生,我們也有馬來學生及印度學生,他們都可以快樂的一起學習。
她說,馬來西亞的小學。一般以主要媒介語定型,國民型華文學校以華語為主要媒介語,淡米爾文學校則以淡米爾文為媒介語,國民學校則以國語為媒介語。雖然如此,我們所進行的課程綱要是一樣的。
著重培養人格訓練
鄭敏莉指出,現今我國的教育體係已廢除了小學及初中的考試,著重於培養人格的訓練,激發高思維教學,讓學生掌握德、智、體、群美,培養更具有品格及創意的新生代。目前我國政府推行11年免費教育, 讓所有國民都有受教育的特權。
她說,晉巷華小是一所政府資助學校,學校的建築及設備,一磚一瓦都是由學校董家協及社會上的善翁捐助。
“今天我校擁有完善的設備,有賴於本校董家協對學校的熱愛,他們協助校方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籌款宴、義賣會,改善學校設備。”

鄭氏指出,回想起在一個月前,她和甲州的數位校長也是通過馬來西亞教育交流會到江蘇參與第18屆江蘇中小學校長國際交流與協作會。在那項活動中,該校很慶幸的獲得安排與南京鼓樓實驗學校與金陵小學簽署為姐妹校。
她說,在十月中,她本身也曾代表馬來西亞全國校長職工會受中國大使館的邀請,到廈門、汕頭及廣州的好幾所大學參訪及交流。
“中國的教育體係非常注重於師資的素質,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經過篩選,評估及培訓,才能成為合格教師。其中還以實際的經驗及表現來區分老師的等級。從這兩團的交流會中,讓她獲益良多,也感受到中國的教育水平的確是高水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