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9日訊)展示在旅遊區炮台街的80年代老火車,經過長達8個月的翻新工程後,如今重新開放讓遊客參觀,火車從原本的灰色搭配藍、橙及紅色線條,經過重新髹漆後以全軍綠色、煥然一新面貌亮相,迎接2024年馬六甲旅遊年到來。
該輛型號21的老火車名為“21111蘆骨河”(S. Lukut 21111),今日由馬來亞鐵道公司在甲州旅遊、文化及遺產副行政議員拿督再迪阿丹見證下,象征式移交給甲州博物院機構。


再迪阿丹指出,馬來亞鐵道公司早在1994年5月1日,將火車移交給甲州博物院機構,作為交通工具博物院的展示品之一,並長久展示在炮台街。
“火車經過多年歲月及日曬雨淋後,外觀變得黯然失色,內部老舊零件也開始損壞。甲州博物院機構在機緣巧合下,向馬來亞鐵道公司提出修複火車的要求,並獲得該公司全力支持,動員維修火車內外設施。”
再迪阿丹致詞時說,“21111蘆骨河”火車於今年1月26日展開維修工程,耗時逾8個月,於9月20日完成。
“當局出動50名來自馬來亞鐵道公司火車車廂維修小組及皇家工兵團(RAJD)參與維修工作。”
他說,老火車不僅是博物館的展示品,也是無價的古物,有助增加年輕一輩對曆史的知識,也讓他們有機會了解我國軌道交通係統的發展與演變。
在場者有甲州博物院機構董事會副主席拿督阿克拉姆丁、總經理納斯魯丁及大馬旅遊、文化及藝術部甲州主任饒進財等。

■保存八、九十年代原貌
馬來亞鐵道公司總執行長拿督莫哈末拉尼指出,“21111蘆骨河”火車於1980年代起運作至1990年代停運後,成為甲州博物院機構展示品,該輛火車不僅是曆史上的一項重要記載,也是大馬軌道交通不斷發展的證明。
他說,火車修複開銷由該公司承擔,主要讓火車以最佳狀呈獻在遊客面前,參觀後留下好印象。
他指出,該公司出動專員,以專業方式清理火車內外,以免火車因遭受不正當的刷洗,導致外觀被破壞。
“修複工作以保存該火車八、九十年代的原貌為目標,以讓有關古物,繼續成為馬六甲重要及極具象征的旅遊景點。”
他說,該公司與甲州博物院之間的合作,將進一步鞏固雙方關係,成為推動甲州旅遊業的策略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