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馬來西亞馬六甲及中國永春縣多家單位及企業簽署6項框架協議,以建立長期及穩定的經貿合作關係,趁著馬中建交50周年慶,讓雙邊關係更上一層樓。
簽署的6項協議包括:第一,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與永春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簽署《建立招商赴永春投資各相關產業機製》框架協議;第二,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與永春縣農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建立文化旅遊同業聯盟》框架協議;第三,Vevio Beauty Enterprise與永春縣農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建立峇峇娘惹文化推廣合作》框架協議;第四,東方貿易有限公司與永春縣對外貿易公司簽署《進口永春特產》框架協議;第五,佳富集團與永春縣對外貿易公司簽署《出口馬來西亞榴蓮》框架協議;以及第六,九鼎善保健(馬)有限公司與永春縣對外貿易公司簽署《出口馬來西亞燕窩》框架協議。


該儀式在“永春縣特色產品展示活動”開幕儀式上舉行,邀請甲州企業發展、合作社及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謝守欽行政議員、中國福建省永春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衛陽、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主席兼中國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委員拿督威拉顏天祿、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會長李傳財、馬六甲永春會館主席拿督顏貞強見證。
活動由中共永春縣委、永春縣人民政府、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及馬六甲永春會館聯合舉辦,以展示永春縣的各種特色產品及非遺作品。
顏天祿:“走出去,引進來”
冀甲州與永春特色互補
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工委會主席兼中國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委員拿督威拉顏天祿指出,泉州和甲州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而永春更是中國著名的僑鄉。

“數百年前,華裔先賢從永春‘走出去’,飄洋過海,南下謀生,並在雞場街一帶落腳,因此甲州除了有建於1800年的永春會館,還有龐大的永春籍鄉親社群。隨著先輩們一代代地傳承與推廣,如今仍然可看到永春的文化習俗和特色產品在甲州傳播,例如漆籃、蘆柑、老醋、篾香等,都離不開當地華人社群的日常生活。”
他說,人們如今透過這項特色產品展示活動,了解兩地特色產品的相似以及互補之處,同時有望促進甲州與永春的特色產業產品“走出去,引進來”,繼而實現兩國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

王衛陽:永春縣發展欣欣向榮
中國福建省永春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衛陽指出,該縣近年在海內外永春人共同努力下,桃源大地一派欣欣向榮、發展日新月異。
“如今的永春,已然成為了一座可以‘在激情創業中享受品質生活’的投資福地、居住寶地、旅遊勝地。”

他希望大馬的同鄉們常回家看看,共同品嚐麻粩的香、蘆柑的甜、老醋的酸,共同感受漆籃技藝的精湛,白鶴拳的靈巧,紙織畫的美妙,共同回味童年和家鄉的記憶。
“希望馬六甲永春會館和鄉親們一如既往關心家鄉、支持家鄉,引導年輕一代加強與祖輩故鄉的聯係,積極牽線搭橋,吸引更多的企業、技術、資金走進永春、彙聚永春,做家鄉發展的“最佳合夥人”,共同續寫“無永不開市”的佳話。我們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做優保障,與大家攜手同行、共創共贏。”

李傳財:“一帶一路”提供商機
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會長李傳財指出,馬中兩國今年迎來建交50周年,這些年來,雙邊貿易和投資往來一直非常強勁,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大馬最大的貿易夥伴。
他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來西亞與中國雙邊關係的重要途徑,為企業家和投資者提供了交流和商機的平台,同時為兩國帶來許多的合作和發展機會。馬來西亞也有幸被列入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讓雙邊在經貿上有更好配合。

“馬中兩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擁有曆史、人文、區位等有利因素,因此希望雙邊繼續攜手努力,打造更多合作亮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實現兩國優勢互補和發展戰略對接,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謝守欽:歡迎中國遊客到甲州
甲州企業發展、合作社及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謝守欽行政議員指出,中國曆史書本上記載著馬六甲,令人鼓舞之餘,也顯示馬六甲與中國從古至今的關係源遠流長。

他說,馬六甲喜迎2024年旅遊年的到來,他也代表州政府歡迎中國訪客到訪馬六甲,親身觀光及體驗曆史書上所記載的“馬六甲”。
他指出,中國永春縣生產許多特色產品及非遺作品,因此希望源自永春的鄉親能多回鄉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