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瑪琳查希18路與慕尼7路
(馬六甲8日訊)瑪琳查希18路與慕尼7路試驗改道一個餘月後,通過馬華收集的民調,個別有74%和55%提出反對這項改道措施。
甲州馬青組織秘書羅舜生今日在記者會說,該兩個路口去年11月30日開始試驗性改道,而一項通過電郵投票收集的意見,也於12月26日至今年1月5日進行。

他說,查希18路的投票民調中,有74.1%者不同意或反對改道,隻有25.9%讚成。慕尼7路方面,不同意改道占了55.1%,讚成44.9%,彰顯大多數人尤其當地商民都反對改道。
“人數一半以上的馬華漢都亞再也市議員在這項措施落實時,當時在市議會討論和不認同改道方案,唯經市議會主席勸導下才以試驗方式進行改道。”
他說,該路口被指時而發生公路意外,主要原因是直路和駛至路口的車輛不慎造成。查希18路口改道後,由晉巷高原到來卻被禁止右轉入花園的交通工具,被迫駛至瑪琳交通圈,回旋再前往該花園,導致此路段出現堵車,甚至令附近另一個路口成為車輛爭相進出的路口,情況險象環生。
“馬華、馬青反對改道的原因除了對當地商家生意構成影響外,也給居民帶來極大的不便。公共工程局、漢都亞再也市議會,尤其是當地議員需尊重商民的意願,並非一意孤行落實改道措施。”

■衝擊社區上經濟
羅舜生說,他會把投票的民調結果提交給當地議員、公共工程局、漢都亞再也市議會,促請當局重新檢討改道方案,避免因改道不僅令該路段更加堵塞,而且對商業和社區地方經濟帶來衝擊。
他說,保障公路使用者安全的改道初心是正確的,卻用了不對的方式,不但難以見到成效,並且讓商民感到壓力,尤其開車出門後返家的居民,如今要繞更遠的路回家和面對塞車之苦。
他透過,當地議員需聽取商民、公共工程局和馬華的意見,收集更多民意與民調後才做改道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