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馬六甲怡力勇全殿

送合安號王舡遊行

文 文 文

今日馬六甲頭條|勇全殿啟航圍繞市區 大陣仗 送王舡

(馬六甲11日訊)送王舡慶典起航。

今早由勇全殿作為起點的,也是該殿約20年來第4次獲座主代天巡狩池府王爺諭示舉行,圍繞市區多條公路,全長9公裏和耗時約5小時,晚上7時進行的王舡遊行化吉儀式,全長2公裏。

馬六甲怡力勇全殿送王舡慶典起航。
馬六甲怡力勇全殿送王舡慶典起航。

大會遊行儀式邀請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文化參讚張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巴莫曲布嫫、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閩南研究會長葉細致、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耕、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傑鑫等,主持揮旗禮,在場的有送王舡主任拿督顏泳和。

善信與工作人員分開左右兩邊,出力拉動王舡。
善信與工作人員分開左右兩邊,出力拉動王舡。

“合呷康泰安民納福七朝王醮送王舡慶典”由欽奉孟府王爺為首,代天巡狩,而莊嚴的遊行與祈福儀式,更是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動,也獲逾30個國內外華社團體、宮廟熱烈回響參興,共襄盛舉。

送王舡大遊行獲得州內眾多華社團體、宮廟和7個來自中國的兄弟廟、組織參與其盛。


護行船尾隨在王舡後。
護行船尾隨在王舡後。
嘉賓在勇全殿為遊行主持儀式;左2起為顏天祿、張振及巴莫曲布嫫。
嘉賓在勇全殿為遊行主持儀式;左2起為顏天祿、張振及巴莫曲布嫫。

華社和宮廟團體個別出動花車、龍獅舞獅、大鼓隊、風旗或大頭娃娃參與遊行,馬來西亞僑生(峇峇娘惹)公會、釋迦院理事部等亦參與其中。

此外,主持遊行慶典的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說,多年來,送王舡民俗在馬六甲與多元文化中互相交融,如今不僅是滿載著海外華人鄉愁的體現,更是促進馬中民間交流的重要載體和紐帶。

牽著王爺的馬車準備遊行。
牽著王爺的馬車準備遊行。

他說,2020年,馬來西亞與中國成功聯手將送王舡民俗,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進而讓這曆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習俗,充份發揮了促進海絲相連 、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並在新時代為建構馬中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動力。

民心相通 文化須先行

■顏天祿:國交之本

顏天祿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他說,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係發展的力量源泉,而民心要相通,文化須先行,因此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找準馬中共同的文化共鳴帶,連通馬中民眾心靈的心絲路,讓親誠惠容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架橋事業促進兩地求同存異、實現和諧合作。

“合呷康泰安民納福七朝王醮送王舡慶典”由欽奉孟府王爺為首,代天巡狩。
“合呷康泰安民納福七朝王醮送王舡慶典”由欽奉孟府王爺為首,代天巡狩。
參與遊行的各大頭神佛。
參與遊行的各大頭神佛。

他說,站在今年適值馬來西亞同中國建交50周年的曆史節點上,亦迎來馬六甲勇全殿“合呷康泰安民納福七朝王醮送王舡慶典”的隆重舉行,不僅體現馬中兩地人民對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堅持,也推動了形成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他透露,相信馬六甲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憑著悠久的曆史積澱、優勢與文化資源,必能持續拓展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

遊行前進行的舞龍儀式。
遊行前進行的舞龍儀式。

中馬兩國“切水不斷”

■巴莫曲布嫫:友誼長流

巴莫曲布嫫說,馬來西亞諺語的“切水不斷”,是指中馬兩國隔海相望、傳統友誼源遠流長的生動寫照,也映射了送王舡作為活態遺產在不同國度得以世代傳承並不斷再創造的內生動力。

她說,中馬兩國聯合申遺的成功實踐,以涓滴效應在整體上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彰顯了保護活態遺產對弘揚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重要作用,堪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積極進行國際合作的典範。

慶典遊行的領航者騎馬帶領著王舡繞市。
慶典遊行的領航者騎馬帶領著王舡繞市。

她透露,送王舡慶典的隆重舉辦,也為兩國回首過往、立足當下和展望未來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此遺產項目不斷被實踐和再創造,成為中馬文化互動、共生的生動寫照,並將成為不同國度的人民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人們跨境保護工作領域的共同關切和共同責任的一個例證。

參加遊行的其中一艘花船。
參加遊行的其中一艘花船。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馬六甲怡力勇全殿

送合安號王舡遊行

相關文章

王舡繞市 歎為觀止

參與送王舡大典 善信可泊A泊車場

勇全殿“宴王”盛典開眼界 供奉108道峇峇娘惹美食

勇全殿送王舡、化吉慶典 明年1月11日 早晚盛大舉行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