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比阿都拉巴刹提升 料4月換新貌迎顧客
(馬六甲14日訊)甲市淡比阿都拉巴刹將獲特別撥款,展開提升工程,預計可在今年4月以新面貌迎接顧客,為附近地區1萬4000名居民提供購物、用餐便利。
有關巴刹早期隻有一些營業攤位,上世紀80年代提升為小販中心,90年代則擴建為該區巴刹,1992年1月14日由時任甲首長丹斯裏拉欣開幕,曾經興旺一時,無奈近幾年已漸沒落,營業單位越來越少。

當地市議員嘉米爾今早陪同怡力區州議員林朝雁,巡視該巴刹時向記者指出,自他2016年擔任該區市議員以來,非常關注該巴刹情況,發現巴刹許多設施已殘舊、外牆脫漆等,因此積極向當局申請撥款,以展開提升工程。
他說,去年10月終接獲撥款批準的好消息,款額約20萬令吉,預計可於今年2月委任承包商展開工程,相信3月或四4月可竣工,屆時必將煥然一新,為遊客及市民留下好印象。

“提升工程包括提升水管、排汙係統、垃圾槽、重新髹油、更換新招牌等,工程應該會分階段展開,盡量避免為販商帶來影響。”
嘉米爾說,巴刹內空置單位,如今都已找到租戶,待巴刹全面提升後就可投入營運。有關單位包括6個濕巴刹單位售賣海鮮、肉雞、水果等,以及11個其他單位,包括1間迷你市場、5間飲食店及中藥店等。

他說,巴刹二樓之前曾被租用為甲州聖約翰救傷機構會所,不過如今已空置,計劃在提升後改為社區中心,用作與民交流場所。
他感謝甲曆史城市長拿督沙丹及林朝雁的協助,讓巴刹獲得撥款提升,照福該區居民。

林朝雁:太殘舊恐破壞形象
林朝雁指出,淡比阿都拉巴刹位於怡力區,常有外州車輛及遊客經過,殘舊的外表及設施,擔心破壞遊客對甲州形象。
她說,巴刹周圍是住宅區,也有學校,方便居民及載孩子上學的家長到來購物,可惜巴刹卻沒有獲得好好運用,許多單位沒營業,無法吸引客源。

“有關提升工程是來自去年撥款,不過到目前還未有任何行動,希望巴刹提升工程能盡快展開,為市民提供便利。”
她也感謝嘉米爾的協助及關注巴刹發展,並將跟進巴刹跟進工程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