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50年献礼 588尺全球最大 马中友谊祥龙 点睛开光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建交50年献礼 588尺全球最大 马中友谊祥龙 点睛开光

    (马六甲1日讯)588尺全球最大巨龙“马中友谊祥龙”,举行盛大点睛开光启舞仪式,也是马中建交50年的献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在策略伙伴Himalaya Sports支持下,推出长度588尺的马中友谊祥龙”,这条巨龙被纳入在马来西亚纪录大全,除了增添农历新年的喜气氛围,也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金禧纪念献礼。

    中国学生在会上呈献歌舞。

    配合此庆典,也进行中国青少年艺术节闭幕仪式。祥龙早前在中国订制后运到马六甲,仅龙头重量便有60公斤,长588尺的龙身使用铝制作为支援点,需百余人舞动,参与今日舞龙的亦有来自中国的学生。

    双龙呈祥。两条巨龙在鸡场街相遇,呈献出一片祥和景象。

    祥龙于1月27日早上9时30分由马六甲华文国民型高等中学启程,由该校一路前往鸡场街,路程4公里,成为新的创举。

    再迪阿丹为“马中友谊祥龙”签名。左起邱培栋、郭子毅、常珊。右是颜天禄及罗德发(右3)。

    大会今日邀请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名誉会长兼Himalaya Sports董事经理拿督罗德发、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常珊等嘉宾,为祥龙点睛开光和启舞。

    出席仪式的嘉宾在鸡场街舞台前,向大家拜年。

    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会长拿督威拉颜天禄说,舞龙文化可谓中华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之一,而它除了蕴含着凝聚合力、知难而上、不屈不挠、敢于创新等崇尚精神,而且自古具有象征吉祥兴旺之意,是 人们寄托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美好意愿的其中重要载体之一。

    航拍机从高空拍摄的588尺祥龙,非常壮丽。

    他说,这个结集增添节庆气氛、纪念建交历史、丰富文旅资源三大意义为一体的创作,不仅配合马六甲州新春年景嘉年华会多次登场助兴,亦会积极与外州各方商讨巨型祥龙迁离马六甲至别处舞动所展示的方案,进一步推广舞动文化和传播马中两国友谊种子。”

    重量60公斤的龙首。

    170马中青少年共同舞动

    颜天禄说,这条巨型祥龙是配合2024马来西亚─中国青少年艺术节闭幕仪式进行开光仪式,并由约170名马中两地的青少年们共同舞动,进而承载两国新生力军群体对双边传统友谊的未来期许与传承。

    588尺祥龙列入大马纪录大全。

    他说,此祥龙今日由马六甲旅游、文物、艺术文化行政议员拿督阿都拉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常珊,以及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名誉会长拿督罗德发,联合完成主持开光仪式,并获马来西亚纪录大全列为最大舞龙项目。

    一名国外游客拍下现场精彩的舞狮舞龙画面。

    他透露,这只需要百人合力舞动的巨型祥龙是以大马辉煌条纹和中国五星红旗的元素为制作主题,于1月15日在马六甲完成组装,1月25日开展首次舞动排练,1月27日举行迁移马六甲市区老街,今日进行开光仪式。

    学生呈献葡萄牙舞。

    出席“马中友谊祥龙”点睛开光嘉宾:

    1.马六甲旅游、文物、艺术文化行政议员拿督阿都拉萨代表、副行政议员拿督再迪阿丹。
    2.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常珊。
    3.马六甲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消费人事务行政议员谢守钦。
    4.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
    5.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顾问兼爱极乐州议员郭子毅、拿督郑国球。
    6.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名誉会长拿督罗德发。
    7.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署理会长蔡进发。
    8.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秘书长杨庆权。
    9.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副会长黎辉强。
    10.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经理汪林。
    11.马六甲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萧汉昌。
    12.马六甲华文国民型高等中学家教会主席蔡求伟。
    13.马六甲华文国民型高等中学校友会主席彭金胜。
    14.马六甲华文国民型高等中学校长房宝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〡筹备1年.完成近90% 马中友谊纪念馆 将邀两国领导开幕

    (马六甲27日讯)耗费一年时间筹备,由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催的“马来西亚.中国友谊纪念馆”,如今已完成近90%,预计7月就可完成并邀请两国领导开幕。

    颜天禄展示“镇馆之宝”。
    颜天禄展示“镇馆之宝”。

    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副会长兼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指出,此馆相信是全马唯一纪念马中建交的纪念馆,全馆面积约1500平方尺,耗资约50万令吉打造,展示以郑和下西洋、华人下南洋、峇峇娘惹文化、1974年马中建交、两国高层领导往来,及“一带一路”为主题,所有内容几乎已完成,如今只欠从中国运来展柜,以展示纪念品及礼品。

    福建省侨务办公室所赠的《瀛涯胜览》仿真本,内容有马欢记载来到“满刺加”所见的情景。
    福建省侨务办公室所赠的《瀛涯胜览》仿真本,内容有马欢记载来到“满刺加”所见的情景。

    他认为,纪念馆设在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办事处旁是极为适宜,因鸡场街是郑和下西洋在马六甲停驻时所设的官厂所在地,其后带动华人下南洋后,以鸡场街为中心,作为当时最主要经济活动街道,包括青云亭及拥有丰富历史的会馆与神庙,皆设在鸡场街一带。

    “郑和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瀛涯胜览》提到‘满刺加’(马六甲),并记录当时在满刺加的所见所闻,也证明了鸡场街一带就是郑和的官厂。”

    “自此之后,华裔先贤跟随郑和脚步,在鸡场街一带落地生根并衍生峇峇娘惹文化,可谓马中友好的历史,就是从鸡场街开始。”

    1974年5月30日中国《人民日报》报导敦拉萨到访中国与毛泽东的历史照片,标志马中建交历史性时刻。
    1974年5月30日中国《人民日报》报导敦拉萨到访中国与毛泽东的历史照片,标志马中建交历史性时刻。

    他指出,纪念馆预计7月完成,但因为要配合马中两国领导的时间,预计在7月或8月开幕。

    “目前也非正式开放,在中国访问团到来时,供局部参观。”

    在场者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副秘书长陈炜建。

    《历史性的访问》
    《瀛涯胜览》 镇馆之宝

    1974年5月,我国时任首相敦拉萨访中国签署马中建交联合公报,返国后出版的中文版《历史性的访问》,以及郑和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为“马中友谊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纪念馆展出的郑和塑像。
    纪念馆展出的郑和塑像。

    颜天禄说,《历史性的访问》属正本,里头记录了敦拉萨当时访中国时的讲话与想法,以及历史性的照片,包括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于1974年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握手,以及和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签署马中建交联合公报的照片。

    “当时在国际局势不稳定下,我国与中国建交,并发出高瞻远瞩的声明,显示我国领导极具远见。”

    马中建交历史,以中巫双语展示。
    马中建交历史,以中巫双语展示。

    他说,其团队用一年时间,将收集到的资料及内容,释译成马来文,并排版以双语展示,其中以中文的内容最为完整真实。

    颜天禄冀年轻一代了解
    马中关系600年前建立

    颜天禄希望,透过马来西亚.中国友谊纪念馆,能让年轻一代了解马中关系自600年前已建立,也透过纪念馆,了解鸡场街在马中建交历史渊源,而非只是商业区。

    特制的娘惹屏风,以“花鹿”叙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以“鸽子”、“荷花”、“花瓶”和“宝船”,传递和平及友谊的寓意。左起为陈炜建和颜天禄。
    特制的娘惹屏风,以“花鹿”叙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以“鸽子”、“荷花”、“花瓶”和“宝船”,传递和平及友谊的寓意。左起为陈炜建和颜天禄。

    他说,自从我国与中国于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免签证互访措施后,访甲中国游客大幅度增加,趁此机会,希望让更多中国游客能了解马中关系。

    “虽然我们耗资50万令吉来打造这纪念馆,而这费用皆由我们自己找朋友及企业支持,但纪念馆目前并不会收费,而是供免费参观。”

    鸡场街于上世纪的景像缩影。
    鸡场街于上世纪的景像缩影。

    他说,展出的内容将不断增加,也计划每个月至少一场主题展览、小型歌唱会、讲座及非遗展览,目前已接洽中国文化单位,以安排各项活动。

    同时,他透露,马中友谊纪念馆管理委员会也将成立。

    纪念馆也展出《中国报》的剪报。
    纪念馆也展出《中国报》的剪报。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