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日訊)甲州首席部長拿督斯裏阿都拉勿指出,馬六甲州訂下要在今年招攬到100億令吉的投資,且重點關注10個工業領域。
他說,這10個工業領域是電力和電子、汽車、航天、天然氣和石油、可再生技術、清真製造、生物技術、機具、製藥和海事。

他說,州政府已經製定了多項策略,透過《2035年馬六甲前進戰略計劃》(PSMJ2035)中的第一旗艦策略,進一步促進長期經濟發展直至2035年。
他解釋,透過該計劃,州政府提出了25項整體經濟發展舉措,涉及製造業、投資、金融、馬六甲濱水區經濟走廊(MWEZ)的發展以及技職教育與培訓的發展,以支持人力資本需求。
因此,他樂觀地認為,有關專注的領域能夠開發投資潛力,從而使馬六甲成為本區的首選投資地。
他提到,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的報告,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三季的3年期間,MIDA已批準對馬六甲州的新投資和額外投資高達190億令吉。它包括480個項目,成功創造了1萬427個不同行業和各級就業機會。

“事實上,當我在2022年擔任甲州投資、工業和商業發展高級行政議員時,我們成功創下了最高投資額,投資額達85億7400萬令吉,因此馬六甲被認為是MIDA 投資價值最高的5個州之一。”
“這說明,政府和私營之間的合作取得了成功,共同創造了一個穩定、有利和有競爭力的投資生態係統。”
阿都拉勿日前出席馬六甲工業之夜時,如是指出。
出席者包括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
2022年GDP增長8.6%
阿都拉勿指出,馬六甲州於2022年為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了高達455億令吉。
他解釋,該數額比2021年的419億令吉增加了8.6%,其中最高紀錄是服務業,達233億令吉,其次是製造業,達169億令吉,占甲州GDP的37.2%。
“根據馬六甲州的經濟統計紀錄,甲州44萬5400名就職人口中,從事製造業者最多,占25%,即11萬1400人。”
“本州的勞動力也創下了67.1%的高紀錄。”

經濟部批440萬令吉
阿都拉勿指出,經濟部已批準撥款440萬令吉,用於馬六甲州3個新工業區開發的前期工作。
“馬六甲機構(MCorp)已獲批準,在2024年進行涉及部門或機構的實體建設項目。”
他說,涉及的3個地區是用於開發MCorp高科技園區,面積為2023.4公頃(5000畝);德國科技園區,面積364.2公頃(900畝),以及面積243.5公頃(601.7畝)用於野新埃凱2.0的開發。
“這些高科技產業發展,預計將滿足和補充投資者繼續持有合資企業並引領產業發展達到全球水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