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那是個失誤!”
一個無心的失誤,令他“被迫”以巴冷刀“劈”披薩,結果一劈成名。
來自新加坡的英巫混血兒查爾斯(40歲)因疫情無法返回獅城,於是抱著“玩玩”的心態開攤賣紐約披薩,結果開張首日就出師不利,竟然漏買披薩刀。
(拍攝:陳伊文)
“那時心想完蛋了,怎能連最重要的披薩刀給忘記了。”
查爾斯說,正當大家絞盡腦汁尋找披薩刀時,他突然“瞄”到放在家中的巴冷刀。

“巴冷刀的刀形弧度與披薩刀相似,因此我趕在開攤前,花了20令吉買了一把32公分長巴冷刀。”
查爾斯是新加坡武裝部隊退役軍人,疫情前在該國任職商業潛水員。他如今是大馬公民,並轉換跑道與愛妻瑪麗娜一起經營“Grass Stream Kitchen”(GSK),售賣紐約披薩等西式美食。

查爾斯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起初在甲市1 Lagenda花園美食中心小攤檔賣紐約披薩,由於廚房屬於半開放式,讓他能安心地在廚房以巴冷刀切披薩。
“結果劈了幾次,被眼尖的顧客發現我以巴冷刀劈披薩。顧客遂建議不如搞些噱頭,將批薩端上桌後當著顧客面以巴冷刀劈披薩。”

查爾斯覺得有關建議還不錯,因此自2021年開始從1 Lagenda花園劈到市郊巴也隆布,從原先的小攤檔遷至祖先留下的傳統馬來屋經營生意,以應付大量客源。
“Grass Stream Kitchen”之名,其實取自“Paya Rumput”(巴也隆布),以帶動巴也隆布名氣。
惟“Paya”(沼澤)英文“swamp”不太好聽,因此查爾斯才改為“stream”(溪流)。

排隊兩三小時 隻為看表演
欲吃“巴冷刀披薩”,需等上至少2小時!
查爾斯說,“Grass Stream Kitchen”因以巴冷刀劈披薩聞名,因此被網民取名為“巴冷刀披薩”(Pizza Parang)。

他說,該餐廳在網絡爆紅後,吸引許多州內外人士慕名而來,他們不惜排長龍,等兩三個小時,隻為了觀看表演。
“無論周日或周末,排隊一小時都不尋常,兩三小時才算‘正常’。”
他說,廚房工作人員不會因人多而偷工減料,他們按照程序、火候處理披薩,不想因擔心顧客等候而趕著製作披薩,以致披薩的味道變了。

“處理一個披薩的時間,從搓面餅、塗抹醬料、鋪上食材及燒烤,隻需十分鍾。”
他說,如今已有4名工作人員受訓製作披薩,因此“生產”披薩的速度更快。
馬來煙熏肉 椰汁辣椒蝦
紐約披薩 有大馬風味
查爾斯專賣大馬少見的紐約披薩,並融入大馬風味,推出極具大馬特色的紐約披薩。
查爾斯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新加坡籍馬來人,而紐約披薩是他從小的主食。

“小時候每隔數天,便能吃到父母親手製作的紐約披薩,而紐約披薩特點,就是芝士超多。”
他說,餐廳售賣的披薩是大馬少有的紐約式披薩,菜單包括馬來煙熏肉披薩、椰汁辣椒鮮蝦披薩及傳統紅腸披薩。
“馬來煙熏肉及椰汁辣椒披薩,是家人研製的新口味,尤其未曾吃過馬來煙熏肉的我,在亞羅牙也吃過一次後便愛上那個味道,因此才想到要推出紐約式馬來煙熏肉披薩。”
他說,馬來煙熏肉披薩如今也成了顧客心頭好,一些外州人士特地遠道而來隻為品嚐馬來煙熏肉披薩。

擔心成焦點 堅持不露臉
巴冷刀劈披薩成了“Grass Stream Kitchen”招牌後,查爾斯堅持不露臉,以一身牛仔、海盜休閑風,蒙面劈披薩。
查爾斯笑言,擔心露臉後外出成為焦點,因此即使有顧客要求脫下面罩,他堅持不脫,一方面是後疫情習慣,同時能確保他端上披薩,與顧客交談時,不會有口沫橫飛情況出現。

“每每遇到顧客要求脫下面罩,我都會開玩笑回應他們,蝙蝠俠‘上班’時都戴著面罩,我也一樣啊。”

他說,未來打算擴充用餐空間,增加約15張桌子,以容納更多食客,也添加現場樂隊表演,增添氣氛。
他說,該餐廳無形中也貢獻馬六甲旅遊年,尤其不少外州人士到甲州旅遊之際,也將品嚐巴冷刀披薩,列入行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