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3日訊)世遺雞場街與紅屋之間的陳金聲橋,首次發現野猴出沒覓食,猴子不僅到人來車往的景點區掀開垃圾桶蓋尋找食物,議員也擔心遊客喂食而引來更多猴子。
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接獲民眾反映,今日到陳金聲橋和附近地區了解情況後說,這名市民昨日下午路過該橋時,赫然發現有野猴正在掀開橋上一個垃圾桶蓋,尋找桶內的食物,當即拍下照片為證。


他說,這也是當地的旅遊景點區,首次發現野猴出沒。過去人們隻投訴在花園住宅區有野猴出沒,市區範圍內鮮少聽聞有猴子影蹤。
“附近的板底街居民,早前亦曾投訴見到猴子出現。慶幸這些猴子迄今沒有攻擊民眾或搶奪遊客手中的食物。”

他相信,野猴是聚集在板底街或吉靈街荒廢的老店,餓了便到景點區覓食,尤其垃圾桶有不少食物渣滓,成為猴子找食的對象。
“我已經對於猴子出現在旅遊區,向大馬半島野生動物保護與國家公園局反映,同時希望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也能夠派員到相關地點巡查,清理環境和垃圾,杜絕猴子在人潮集中的旅遊區出沒。”

他認為,該局有必要設籠捕猴,或找出猴子的藏匿之處,至於市政廳或相關單位也要檢查荒廢的老屋老店或茂盛的大樹,因為空置和荒廢的老店或許就是猴子的“家”。
劉誌俍促請民眾和遊客,如果見到猴子時別喂食,避免引來更多的猴子和擔心會遭到野猴攻擊。雖然目前隻發現一隻猴子出沒,但不排除仍有其他還未發現的猴群,所以不給猴子喂食和清理食物垃圾,猴子便不會再到景點區覓食。
烏鴉聚集 鳥糞處處

劉誌俍說,除了野猴,雞場街、紅屋和附近沿河一直以來成為烏鴉聚集的地方,烏鴉甚至在沿河每棵大樹築巢,也在垃圾桶四周覓食,對市民和遊客帶來幹擾。
他說,雖然當局在這之前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減少烏鴉數量,可是效用卻不大,繁殖快的成群烏鴉仍出現在人潮集中的地方如紅屋、陳金聲橋、河岸、大樹和扶手等,鳥糞到處可見,影響環境衛生。
他透露,解決鴉患的最好方式是市政廳派出人員每天或分不同時段撿收景點區的垃圾,因為烏鴉的食物來源之一便是垃圾堆中人們吃剩的食物,所以減少烏鴉數量前,應當先解決垃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