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社會

古跡

紅屋

馬六甲博物館機構

文 文 文

格格不入 破壞原貌 林朝雁促檢討紅屋鐵亭子

(馬六甲15日訊)古城世遺區的手工藝品店前,於數天前出現12個鐵製亭子,以取代原有的帆布帳篷,引起民眾質疑及輿論。

行動黨怡力區州議員林朝雁到場了解情況後,促請州政府重新檢討鐵製亭子,以免破壞區的原貌,並認為該亭子在世遺區顯得格格不入。

林朝雁巡視紅屋前的新置鐵製亭子。

她於昨日向反映亭子不適合的原因,包括亭子太大、高過攤檔的門,同時,亭子也破壞了原有的樣貌。

她說,該亭子其實有兩層,外層為固定,內層則可拖拉出來。不過,亭子高過的攤位,讓人感覺是從建築物延伸出來的帳篷。

古城市遺區的紅屋旁,出現12個鐵製亭子,引起輿論。

她指出,州政府需考慮業者在收納貨物時的過程,或許可把亭子改為低一些及可移動式,方便業者收納貨物。


她還說,區是世遺區的核心區,周圍出現太過摩登或現代化的設備、招牌等,讓遊客無法感覺身在充滿曆史區的體驗。

州政府把大鍾樓晶露攤及周圍的攤位進行提升,讓遊客有更舒適及衛生環境用餐。

她舉例,之前的聖保羅山易名為“馬六甲山”後,山上的LED燈顯得有點“刺眼”。

“州政府可考慮改用一些古色古香的招牌,介紹,否則過於摩登的設備讓人感覺有點突兀。”

鐵製亭子取代原有的帆布帳篷,但顯得不適合。

她補充說,州政府之前把大鍾樓晶露攤及周圍的攤位進行提升,主要是讓遊客有更舒適及衛生環境用餐,也保護旅遊區。

不過,她說,鐵製亭子確實不適合置放在手工藝品店前,希望能加以改善。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古跡

紅屋

馬六甲博物館機構

相關文章

河邊街百年老店 木梁倒塌無傷亡

紅屋噴泉旁120年老樹 樹心腐蝕被迫砍伐

紅屋裝置大風扇 工程周五完成

紅屋區裝現代化大風扇 林朝雁憂破壞曆史古跡

今年料收900萬文物費 林朝雁冀用於古跡維護

邱培棟:恐影響救援單位 無車區需從長計議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