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木盛开 犹如身在日本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风铃木盛开 犹如身在日本

    (马六甲22日讯)在炙热又干旱的这期间,马六甲的风铃木不约而同全数盛开,美不胜收的景象让甲州民众感受到一丝清凉的感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我国素有“樱花”雅号的风铃木,早在本月初已开始绽放。

    晋巷工业区的风铃木大肆盛开,美不胜收。晋巷工业区的风铃木大肆盛开,美不胜收。
    美的令人陶醉的风铃木,从照片观看以为身为日本。
    美的令人陶醉的风铃木,从照片观看以为身为日本。

    然而,近期异常炎热的天气似乎并未削弱这些风铃木的生机,相反,晋巷、阿赖、爱极乐、士马目、丁赖、新马六甲花园以及汉都亚广场等地的风铃木,不约而同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将整个地区装点得如诗如画。

    据了解,马六甲的风铃木花季通常在3月至4月之间。

    近期的炎热天气或许是促使这些风铃木再次绽放的原因之一,而这让甲州的居民们再次沉浸在花海之中,享受视觉上的愉悦。

    栽种在晋巷科技园路旁的风铃木,全体盛开,场景如同让人置身日本。
    栽种在晋巷科技园路旁的风铃木,全体盛开,场景如同让人置身日本。
    晋巷丰田维修厂附近的风铃木也盛开,让人喜出望外。
    晋巷丰田维修厂附近的风铃木也盛开,让人喜出望外。

    尽管我国地处赤道附近,四季如春,但马六甲近年来大规模种植风铃木后,每年东北季候风与西南季候风交替之际,各地的风铃木便会迎风绽放,仿佛是一场自然界的盛宴,向人们传递着季节的变化。

    马六甲盛开的风铃木大多呈现粉红与白色花瓣,而罕见的黄色与紫色花瓣风铃木也不乏。

    这些风铃木与日本的樱花相似,同样只维持约一周的花期,因此也被誉为热带樱花。

    正值马六甲旅游年之际,大量游客涌入甲州观光,正逢风铃木陆续盛开,让人们在家门口便可欣赏到如此壮观的景象,对于出国旅游的计划,或许暂时不是当务之急了。

    位于古鲁蒙路两旁的风铃木,让驾车人士的心情也特别舒畅。
    位于古鲁蒙路两旁的风铃木,让驾车人士的心情也特别舒畅。
    罗里穿行于风铃木花海,美景无边。
    罗里穿行于风铃木花海,美景无边。
    玛琳商业中心的风铃木不约而同盛开,让人欣喜。
    玛琳商业中心的风铃木不约而同盛开,让人欣喜。
    风铃木花瓣洒落在车上与周围,显得浪漫无比。
    风铃木花瓣洒落在车上与周围,显得浪漫无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32行脚僧抵达古城 马接峇鲁佛学会迎接

    (马六甲3日讯)32位南传比丘秉持佛陀行脚托钵的传统,从北部一路南行,途经多个城镇,并于今日正式抵达马六甲,继续传递正信佛法。
    行脚僧团是于3月14日从泰国边境步入北部玻璃市后,展开殊胜的行脚弘法之旅,并一路遵循佛陀教诲,沿途宣扬正法,利益众生。

    ■供僧仪式开始,令场面庄严法喜。
    ■供僧仪式开始,令场面庄严法喜。

    僧伽预计将在本月12日圆满柔佛路线,随后从新加坡启程前往印尼婆罗浮屠庆祝卫塞节。
    行脚僧团是于今日清晨约5时,从马佛总淡边支会启程,历时约5小时抵达马接峇鲁佛学会。他们将于该会挂单留宿,遂于翌日清晨5时继续前行,往巴利吉力令新村民众会堂。

    ■行脚僧僧团长老(左)赠送感恩状予马接峇鲁佛学会,由彭飞勋(右2)代表接领。右为黄建荣。
    ■行脚僧僧团长老(左)赠送感恩状予马接峇鲁佛学会,由彭飞勋(右2)代表接领。右为黄建荣。

    较早前,僧团抵达马接峇鲁佛学会时,场内已聚集约300名不同年龄层的信徒,大家满怀热情地迎接行脚僧伽,并依循传统礼仪,恭敬献上足浴供养、供僧仪式、袈裟供养及午斋供养。
    大众亦同沾法益,共同持诵经典,发愿回向功德,祈愿正法久住,世界和乐。
    僧团于马六甲的步行路线约22公里,展现了僧伽坚定的道心与修持精神。

    ■彭飞勋(黄衣者)在僧团抵达后,率领信众为僧人洗脚。
    ■彭飞勋(黄衣者)在僧团抵达后,率领信众为僧人洗脚。

    行脚不仅是一场体力上的挑战,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灵修行。通过这种行脚的方式,让僧伽深刻体悟到佛教修行的本质——每一步都在净化心灵,去除烦恼,朝向解脱的彼岸。
    本次殊胜行脚活动由马佛青筹办,也是该会阔别2年后,第二度举办类似弘法行脚项目。
    马佛青甲州联委会亦动员约20名义工发心护持,护卫僧团行脚无碍,为十方信众创造闻法供僧的因缘。

    ■僧团抵达马接峇鲁佛学会后,附近的群众们随喜准备食物供养僧团。
    ■僧团抵达马接峇鲁佛学会后,附近的群众们随喜准备食物供养僧团。

    彭飞勋:彰显修心与虔诚

    各地信徒护持促成圆满

    马接峇鲁佛学会主席拿督彭飞勋感谢所有信徒的支持与护持,尤其为一些远道而来的信徒特别感动,许多人甚至从柔佛、吉隆坡等地特地前来,表达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与对僧人的敬意。

    他强调,佛教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活动参与人数的多寡,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信徒在内心深处的修行与虔诚,正是这些内心的力量,才成就了此次活动的圆满。

    他也说,马接峇鲁佛学会的供僧环节中,信徒们恭敬地为僧人献上食物、饮料、袈裟以及各种药物,表达他们的敬意与感恩。

    “此次供僧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信徒们精神上的一种回馈和升华。在佛教中,供僧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实践,它是信徒对佛法的尊重与对僧团支持的体现。”

    ■天还未亮,行脚僧已从马佛总淡边支会离开,步行至马接峇鲁佛学会。
    ■天还未亮,行脚僧已从马佛总淡边支会离开,步行至马接峇鲁佛学会。

    黄建荣:

    过午不食持钵承食

    僧侣体现简朴清净

    马佛青甲州联委会主席黄建荣指出,南传佛教僧侣恪守过午不食的戒律,且僧人所持的钵是用于承接食物,而非金钱,这一传统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简朴与清净精神。

    他希望藉行脚僧团活动,让信徒们更加了解并尊重传统,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与弘扬佛教的清净与智慧。

    “希望大众能进一步认识南传佛教的仪轨,特别是在甲州各地遇见僧人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避免误供‘假和尚’。”

    此外,他也说,青年是佛教的未来,因此该会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接触佛法的机会,帮助他们从小建立正确的信仰与修行观念。

    他鼓励年轻人从小亲近佛法,并通过行脚、供养等实践,深入体会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将这些教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具备正知正见的佛教徒。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