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社會

改道

雙向道

今日馬六甲頭條

無車區計劃

曾昆清橋

文 文 文

今日馬六甲頭條|曾昆清橋雙向道交通混亂 民行議員見市長尋策

(馬六甲21日訊)試跑,引起交通混亂與混淆及安全隱憂,馬六甲行動黨國州議員將於明天,與甲市長拿督沙丹會面,以找出一個共贏方案,避免最終淪為“無人區”,賠了夫人又折兵,兩敗俱傷。

配合,市政廳從昨天午夜12時開始,把原本是單向的改為雙向,引起來自市民、道路使用者、地方上居民與商家的反彈。

甲行動黨國州議員將針對曾昆清橋改道情況,與市長會面,左起為林朝雁、劉誌俍、邱培棟、郭子毅及謝守欽。

行動黨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怡力州議員林朝雁及愛極樂州議員郭子毅,今日就有關事件召開記者會。

邱培棟說,州政府從去年8月開始實行,至今8個月,一再做出很多更改,包括在3月將吉靈街改為永久性逆向,及最新的改為雙向。

他指出,目標是要減碳及保護紅屋古跡建築,行動黨議員歡迎該計劃,但有關當局須確保計劃的展開達到多贏局面,包括考量到市民、居民、商家及遊客的便利。


“市政廳每隔數星期就有新,讓人無從適應。以雞場街夜市為例,它是經過長時間達到一個成熟成果,因此希望當局不要操之過急,應按部就班。” 

此外,他昨晚親自開車到老街區,其中吉靈街就用了10分鍾才成功川行,或板底街轉入吉靈街皆塞車,當局的是把其他地方塞車問題,換去另外一個地方。

他也發現三叔公土產店外的小交通圈,遊客和車輛爭道,險象環生,非常危險。在傷亡事件還沒發生之前,須做好預防及糾正。

“我們收集資料,明天下午與市長見面時會反映問題,以便討論解決方案。”

一些遊客以為吉靈街通往荷蘭街路段是無車區,不知道有車輛通行,一些放慢速度也有些站在路中和景點打卡拍照,十分危險。

邱培棟建議AI探測

邱培棟建議甲市政廳善用人工技能(AI)來改善交通,包括探測

他指出,現在是網絡時代,當局有交通流量資料庫,可用AI來探測若吉靈街或會出現的問題,而不是采取試跑方式,讓商家面對生意損失及居民飽受精神虐待。

他說,以前很多道路是雙向,因配合發展所需,車流量的增加,在2004年之後,時任甲首長把很多道路改單向,過了20年的今天,車流量增加的情況下卻把道路改回雙向,與當初用意背道而馳。

“我們歡迎,但是落實的方式、地方、時間必須能配合當地生態。”

他曾建議在雙島城實行,打造新的旅遊賣點。

受改道影響的商家及居民,向邱培棟(左)傳達心聲。

他說,周一(4月22日)與甲市長會面時,其中一建議是恢複周五至周日傍晚6時至淩晨1時。

行動黨議員有反映民聲

邱培棟說,行動黨議員一直都有代表人民把問題帶入政府反映,協助解決問題,也有作出反對。

他說,當州政府有的宣布,行動黨議員都給回饋和關注,包括之前天猛公路、祈安律、馬六甲拉也及三寶井,經過他們反對及向甲首長反映後,最終4條計劃取消,以及54小時的暫停至元宵節後調整。

“我們有做事,隻是沒大事宣傳,就被攻擊是‘靜靜黨’,當召開記者會就被指是執政黨,站出來做戲。身為政治人物,我們接受也面對攻擊,不過希望甲人民可以分析及觀察,不要受他人影響。”

他是針對記者詢問一些市民認為馬六甲沒反對黨時,如是回答。

此外,邱培棟強調市政廳沒希盟代表,在交通小組的市議員是否扮演角色,把市民的問題帶入小組,盼能給予解釋。

曾昆清橋雙向道試跑已經開始,引起交通混亂與混淆及安全隱憂。

劉誌俍:原本問題無法解決

劉誌俍指出,原意是減少古跡區交通流量,保護曆史建築,但以目前措施來說,顯然是把一區交通流量轉去另一區,並為周遭帶來更嚴重交通阻塞。

他說,這解決不到原本問題,反而擴大及衍生其他民生問題,同時顯示策劃者與執行者的嚴重失誤。

他指出,與調整路線嚴重忽視道路交通安全,把狹窄改為雙向,製造更多交通危險。

他說,2023年8月開始,當局從未公布是否邀請城市規劃交通專家,在落實無車區之前,已有規劃、有解決交通與民生的方案?

“吉靈街商民向市政廳請願,除了周五至周日無車區的時段,要求恢複原有交通方向,至今沒獲答覆。”

他說,不時突如其來的,對老百姓是一種施壓,也顯示市政廳官僚主義作祟。

配合改道,板底街及吉靈街的銜接路口設障礙物,大型羅厘及巴士轉彎時面對難題。

來臨行政會議提出

■謝守欽
甲市政廳目前在試行,雖然市政廳裏沒有希盟市議員代表,可在常月會議或交通小組會議提出意見,但是我將在來臨行政會議與首長商討,包括把當地議員意見提出,並要求掌管地方政府事務的行政議員萊斯雅欣關注。

民眾感混亂

■林朝雁
落實後,不時收到道路使用者及市民投訴,尤其配合無車區封街時段,對路況感到混淆及混亂,使用Waze時也無法抵達目的地,包括怡力區的購物廣場,希望有關當局可以提升,包括改善的指示牌。

任何的及封路計劃,也希望當局盡早通知,並與地方上的居民、商家交流,聽取民意。政府要推廣旅遊,應要確保訊息能上傳下達。

計劃引大反彈

■郭子毅
如果無車區的規劃是市政廳要疏解交通,為何一再過了幾個星期又是另一個措施,彷佛是當局沒規劃及倉促的做法,也沒想到後續的問題。

甲市政廳幾乎都在前一兩天通過網絡公布並馬上執行,當地國州議員沒得到詳細資料,更不用說當局跟商家、居民及相關組織進行商討。在沒跟當地有關者有足夠諮詢下,當局如何認為這樣的措施恰當及符合大眾利益?

計劃落實至今引來很大的反彈,在這過程,政府包括市政廳彷佛完全與民意脫節。若舉辦對話或走入民間,肯定聽到有人反對,地方上的國州議員也在會議提出意見,為什麼當局可以充耳不聞與不見?

開始到周邊的,彷佛就是政府一意孤行,完全和民意脫節的做法,市政廳在執行上有最大責任做好諮詢和溝通,要落實,應以一個最接近民意及有效的方式去執行。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改道

雙向道

今日馬六甲頭條

無車區計劃

曾昆清橋

相關文章

今日馬六甲頭條|文化節火炬禮首開先河 持火炬往甲河 乘船到麻河

今日馬六甲頭條〡瑪琳美食鎮市集開放申請 首兩月免租金水電還送消費券

今日馬六甲頭條|5年後 食堂終“重生” 培三師生 吃得開懷

榴梿洞葛鎮部分路段 擬改單向道 緩解塞車

無車區時段 曾昆清路恢複 原通行方向

今日馬六甲頭條|古建築翻新 失原貌 疑涉違建 誰批準了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