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日訊)飲食店業者使用“偷龍轉鳳”伎倆,把一公斤裝補貼食油盛入5公斤裝油桶裏,以蒙騙執法人員,最終遭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局執法人員識破,還另發現業者也濫用獲補貼的面粉。
飲食店業者除了被揭發在員工宿舍裏私藏717公斤的津貼食油及面粉,遭該局罰款200令吉,也被發現店裏所有商品沒標價,遭發出罰單。

內貿局甲州局長諾麗娜是接到巫統魯容區州議員兼科學、工藝、革新及數碼通訊副行政議員拿督諾希爾米的投訴,指民眾“爆料”飲食店的商品沒標價及懷疑業者偷藏食油,而一起到甲市士馬木某飲食店展開取締。
諾麗娜今午3時許率領執法員展開取締時說,這是該局首次揭發飲食業者使用此伎倆來私藏補貼食油。
她說,該局在男員工宿舍裏找到20盒裝有340包食油、多個5公斤食油桶、漏鬥、多個曾裝補貼食油的空盒,因此,相信是業者在4個月前,開始活躍於“轉換”食油包裝,即把一公斤裝食油倒入油桶,讓執法人員誤以為他們使用的是非補貼食油。


她強調,該局也充公377公斤津貼面粉,並援引1961年供應控制法令,向業者發出200令吉罰款。
她說,相同業者所經營的飲食店也被發現商品沒標價,任由店員“開價”,則在2020年價格管製與反暴利法令(商品與服務收費標示)下開檔調查。
此外,諾希爾米說,不法分子偷用補貼食油及面粉,是導致市場上缺貨原因。
他說,取締工作並不應就此結束,執法單位應繼續調查供應貨源的源頭,以查出補貼食油及面粉,是如何流入商家手中,畢竟20盒的食油的數額並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