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指出,50年來,馬中兩國不僅攜手積極推動雙邊經濟發展,並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下,致力實現兩國現代化,著重兩地人民之間文化交流,不斷實踐“民心相通,文化先行”理念,讓一個個精謹細膩“工筆畫”交流活動落地,從而為構建馬中命運共同體注入動力。
他形容,50年前,大馬走在東協國家前端,率先與中國建立全面邦交,繼而開啟雙邊友好關係新篇章。
“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而大馬作為中國隔海相望友好夥伴,不僅成為最早響應這項倡議的沿線國家之一,也持續扮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角色,致力促進兩地人文經貿交流合作,並在各個領域開拓互學互鑒、共建共享曆史機遇。”

顏天祿也是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工委會主席,他昨晚於2024歡慶馬中建交50周年“華夏盛世”文化藝術交流大彙演上致詞時,這麼指出。
他說,大馬可說是中國地區以外,保存中華文化較完善的國家之一,而馬六甲作為大馬建國古都、文化名城,近年不斷創新開展一系列有影響、有聲勢的文化藝術活動,並以文化藝術活動所釋放出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凝聚民間力量,同時鼓動群眾社會追求發展進步的誌向和信心。

“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係發展力量源泉,而民心要相通,文化須先行,希望大彙演能找準馬中兩國文化共鳴帶,連通兩地民眾心靈的心絲路,讓文化架橋事業不斷增進民間友好互動與理解。”
★出席嘉賓: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馬來西亞華人協會協會總會長陳誌雄、總秘書祝金梅、中國深圳市鬆崗書法協會會長秦善舜、活動策劃人鄭瑞源、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甲州分會顧問拿督林斯江、拿督江雪霞、會長鄭成幸、副主席佘利強、秘書長鄭詩傑、財政古啟民市議員、嘉賓拿督許金漢等。

陳誌雄:創立華人協會
完好傳承文化
馬來西亞華人協會總會長陳誌雄指出,該會創會唯一目的,旨在讓大馬華人文化能在這片國土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他說,創始人己故丹斯裏李三春於1974年創立該會,在大馬華人文化傳承路上,扮演一定曆史角色。
“中央秘書處紀錄顯示,本會在丹斯裏李三春領導下,於1983年曾向國家提呈獻議,並提及大馬華人文化必須成為國家文化元素之一。”
他說,大馬一路走來,被譽為是在東南亞中,擁有最完整、最濃厚華人文化的國家,也是東南亞中首個和中國建立邦交關係的國家。
“無論是維護華人文化或馬中邦交,這一切來得不易,是先賢不懈努力付出、維護及極力爭取之下,不斷將華人文化發揚光大,大馬才能將華人文化完好傳承至今,達到兩岸文化交流。”

劉誌俍:有太陽的地方
就有中華文化
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指出,人們以往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及中華文化,如今更是演變成,隻要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華文化的存在。
“中華文化乃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一要素,各國之間相互交流,讓文化與文明能永久保留至今。中國黃河流域,也讓該國文化流傳至世界各個角落。”
他說,馬中兩國文化交流,不僅能達到文化保留作用,還能大大提升大馬及馬六甲國際知名度。
他強調,無論如何,發揚文化的工作,不能單靠一方的付出,必須經過非政府組織及官方等配合,才能進一步推動文化發展。
劉誌俍也宣布個人捐款3000令吉,給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甲州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