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烈:數字教育充滿挑戰 老師需迎合科技改革
(馬六甲22日訊)武吉波浪華小李勤烈校長指出,數字教育成為教育部著重的願景,以取代舊有教育模式,來迎接新生代。未來的教育挑戰及改革,將從目前這一批老師開始。
他說,全球已邁入人工智能時代,各領域都積極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因此,在這個時代,在教育或其他領域,大家都必須面對這一方面的挑戰,才能提升生活所需及便利。

“教育部去年推行的數碼教育政策(DPD),已分階段提升電腦並將安排培訓教師,以迎合科技改革所需,這將幫助老師提升教學品質和效率,讓新生代能更加受惠。”
他是日前出席該校舉辦教師節慶典,致詞時如此指出。

李勤烈校長勉勵老師掌握數碼教育這方面知識,用以教育我們新生代,進而激發新生代求知欲,提升孩子學習動力。他也希望學生能積極掌握科技和人工智能這一方面的知識。
“依據報導將會有40%行業專業人士,因數碼、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而面臨失業。但老師這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老師的教育工作是用一個生命來教育另一個生命,教育過程涉及情感關懷、言語激勵激發學生的求知和德行培養。”

他也感謝家協團隊與董事會配合,協助全面提升該校教學科技設備、課件與全校網絡安置,讓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變得更靈活,同時提升老師教學效率。
黃偉平:老師點亮孩子未來
家協主席黃偉平指出,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即孩子們靈魂工程師。老師用自己的智慧,還有辛勤的付出,點亮孩子們的未來,讓孩子學習到許多知識。
他認為,老師不僅在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學習如何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

“老師面臨的挑戰,尤其在這個數碼化年代,是如何讓這個教學更有吸引力和更有效,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勉勵老師要不斷學習、創新,勇於接受新的思維、挑戰、教學方式和新的器材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教導孩子,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吸取更多知識。”
他也認為,人工智能在接下來五六年還是不能取代老師這份工作,因為老師教導孩子,不隻是教導知識,也教孩子人際關係和互動、道德觀及價值觀,將來成為有用的人。
王春曰:老師擁千變角色
董事會理事王春曰指出,教師是國家棟梁和工程師, 一個國家的成長和進步,老師站在最前線。
他說,隻有老師能帶動整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而現在的老師,還必須是一個舞蹈師、娛樂師,教導節目中的表演項目,還隨時扮演著各自不同角色,所以真的不簡單。

當天,全校師生聚在禮堂進行教師節趣味遊戲,各色隊代表老師展現活力十足的一面。值得一提,校方在大愛媽媽協助下,精心安排溫馨尊師敬茶儀式,安排學生向老師敬上茶水和愛心餅幹,場面溫馨感人。
會上餘興節目,包括可愛一年級小朋友呈獻活潑亮眼的彩帶舞表演,及藝術體操組同學為大會帶來精彩藝術體操表演。
出席者包括董事會顧問黃允祿、家協財政林愛萍、家協理事陳誌昌、鄭凱倫、黃潤發、裴佳和大愛媽媽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