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财:马中建交成绩斐然 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梁国财:马中建交成绩斐然 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马六甲26日讯)马来西亚嘉应属会联合会总会长梁国财指出,马中建交成绩斐然,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形容,中国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机遇和持久增长动力,也为马中双边关系和地区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两国共庆建交50周年增光添彩。

    “50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具有战略远见,做出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决断,为今天的马中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即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顺应时代潮流,对两国、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

    他说,华侨华人是马中友谊与合作的亲历着、见证者、推动者。大马华人文化最大特色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坚持中华文化底色,又在我国这片土地生根发展,与其他族群多元文化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马六甲应和会馆庆祝203周年馆庆开幕仪式。
    ■马六甲应和会馆庆祝203周年馆庆开幕仪式。

    梁国财昨晚在马六甲应和会馆庆祝203周年馆庆上致词时,这么指出。

    他说,嘉联会适逢马中建交50周年及该会创立73周年纪念,为提升两地商民经济与文化交流,该会在总秘书谢万富策划,加上他带领下,率领嘉应属会领导和嘉联青20人代表团,到中国梅州交流走访、寻根问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地感受家乡梅州日新月异的变化。

    “此次行程中,感受到梅州蓬勃发展势实和活力,无论是经济还是营商环境,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谈到未来计划,本会正积极筹办大马梅州商会,希望通过商会这一平台搭建起两地桥梁,推动更多大马企业家在梅州考察投资,共同开创两地新篇章。”

    ■熊敬裕(右)及梁国财(左)联合赠送水果礼篮给刘志俍。
    ■熊敬裕(右)及梁国财(左)联合赠送水果礼篮给刘志俍。

    梁国财:获梅州媒体助寻祖家

    嘉联青代表与亲人相认

    梁国财指出,嘉联青数名代表在中国梅州市各级侨联和梅州日报高效率协助下,找到祖家,并与家乡亲人相认。

    “回国后,本会也收到梅州传来两位乡亲请求,以协助他们在南洋寻亲。我呼吁乡亲协助他们寻亲,俾使他们完成寻亲美梦。”

    他说,交流访问行程中,团队也拜访去年为该会网上授教客家语的魏宇文教授和黄庆松老师,讨论继续举办第2届“涯讲客家语”网上课程,并讨论修订第二版“梅水乡音”。同时谈及“梅水乡味”增加本地家乡菜编辑,编印第二版。

    “本会和魏教授讨论计划出版,由本会名誉总会长拿督斯里李尧庆博士拟写大纲的‘梅水乡俗’。”

    他指出,团队拜访兴宁技师学院,与郭华群老师讨论并同意筹办线上“嘉应菜式烹饪”课程,若课程反应好,则会商谈后续活动。

    鼓励嘉应子弟

    接受高深教育

    马六甲应和会馆总理拿督熊敬裕指出,在讯息万变时代,他鼓励嘉应子弟接受良好高深教育,推动学习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建立稳固事业基础,并把握时机与机缘力争上游。

    他认为,如此一来,嘉应子弟方能在各个领域扮演举足轻重角色,为乡亲及家人争光,吐气扬眉。

    另外,他说,该会馆1821年成立至今203年历史,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会馆目前有约1300名会员。除了母会、青年及妇女组三大机构,今年更是突破成立第一届乐龄部理事会,象徵着本会不断迈进,力求组织年轻化之际,也不忘长辈一路以来的贡献。”

    他说,应和乐龄部不仅是供长辈活动并与乡亲保持联系的平台,更可成为晚辈寻求指导和学习的桥梁。

    刘志俍盼发杨客家人美德

    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副行政议员希望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美德,能发扬至世界各地。

    他指出,华裔先贤从中国南来马来西亚生活扎根,推动建设发展,共同创造大马进步与繁荣。

    “华社是大马一分子,华人族群,尤其是家喻户晓的客家人,拥有勤劳节俭美德,也是华裔同胞具有的一种美德。

    他希望有关优良的美德,能透过全国,甚至新加坡及中国嘉应属会,发扬光大,至世界各个角落。

    刘志俍代表交通部长陆兆福出席活动,他同时代表陆氏,宣布1万令吉拨款给大会。

    刘氏也拨款4000令吉,给马六甲应和会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〡筹备1年.完成近90% 马中友谊纪念馆 将邀两国领导开幕

    (马六甲27日讯)耗费一年时间筹备,由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催的“马来西亚.中国友谊纪念馆”,如今已完成近90%,预计7月就可完成并邀请两国领导开幕。

    颜天禄展示“镇馆之宝”。
    颜天禄展示“镇馆之宝”。

    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副会长兼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指出,此馆相信是全马唯一纪念马中建交的纪念馆,全馆面积约1500平方尺,耗资约50万令吉打造,展示以郑和下西洋、华人下南洋、峇峇娘惹文化、1974年马中建交、两国高层领导往来,及“一带一路”为主题,所有内容几乎已完成,如今只欠从中国运来展柜,以展示纪念品及礼品。

    福建省侨务办公室所赠的《瀛涯胜览》仿真本,内容有马欢记载来到“满刺加”所见的情景。
    福建省侨务办公室所赠的《瀛涯胜览》仿真本,内容有马欢记载来到“满刺加”所见的情景。

    他认为,纪念馆设在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办事处旁是极为适宜,因鸡场街是郑和下西洋在马六甲停驻时所设的官厂所在地,其后带动华人下南洋后,以鸡场街为中心,作为当时最主要经济活动街道,包括青云亭及拥有丰富历史的会馆与神庙,皆设在鸡场街一带。

    “郑和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瀛涯胜览》提到‘满刺加’(马六甲),并记录当时在满刺加的所见所闻,也证明了鸡场街一带就是郑和的官厂。”

    “自此之后,华裔先贤跟随郑和脚步,在鸡场街一带落地生根并衍生峇峇娘惹文化,可谓马中友好的历史,就是从鸡场街开始。”

    1974年5月30日中国《人民日报》报导敦拉萨到访中国与毛泽东的历史照片,标志马中建交历史性时刻。
    1974年5月30日中国《人民日报》报导敦拉萨到访中国与毛泽东的历史照片,标志马中建交历史性时刻。

    他指出,纪念馆预计7月完成,但因为要配合马中两国领导的时间,预计在7月或8月开幕。

    “目前也非正式开放,在中国访问团到来时,供局部参观。”

    在场者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副秘书长陈炜建。

    《历史性的访问》
    《瀛涯胜览》 镇馆之宝

    1974年5月,我国时任首相敦拉萨访中国签署马中建交联合公报,返国后出版的中文版《历史性的访问》,以及郑和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为“马中友谊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纪念馆展出的郑和塑像。
    纪念馆展出的郑和塑像。

    颜天禄说,《历史性的访问》属正本,里头记录了敦拉萨当时访中国时的讲话与想法,以及历史性的照片,包括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于1974年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握手,以及和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签署马中建交联合公报的照片。

    “当时在国际局势不稳定下,我国与中国建交,并发出高瞻远瞩的声明,显示我国领导极具远见。”

    马中建交历史,以中巫双语展示。
    马中建交历史,以中巫双语展示。

    他说,其团队用一年时间,将收集到的资料及内容,释译成马来文,并排版以双语展示,其中以中文的内容最为完整真实。

    颜天禄冀年轻一代了解
    马中关系600年前建立

    颜天禄希望,透过马来西亚.中国友谊纪念馆,能让年轻一代了解马中关系自600年前已建立,也透过纪念馆,了解鸡场街在马中建交历史渊源,而非只是商业区。

    特制的娘惹屏风,以“花鹿”叙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以“鸽子”、“荷花”、“花瓶”和“宝船”,传递和平及友谊的寓意。左起为陈炜建和颜天禄。
    特制的娘惹屏风,以“花鹿”叙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以“鸽子”、“荷花”、“花瓶”和“宝船”,传递和平及友谊的寓意。左起为陈炜建和颜天禄。

    他说,自从我国与中国于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免签证互访措施后,访甲中国游客大幅度增加,趁此机会,希望让更多中国游客能了解马中关系。

    “虽然我们耗资50万令吉来打造这纪念馆,而这费用皆由我们自己找朋友及企业支持,但纪念馆目前并不会收费,而是供免费参观。”

    鸡场街于上世纪的景像缩影。
    鸡场街于上世纪的景像缩影。

    他说,展出的内容将不断增加,也计划每个月至少一场主题展览、小型歌唱会、讲座及非遗展览,目前已接洽中国文化单位,以安排各项活动。

    同时,他透露,马中友谊纪念馆管理委员会也将成立。

    纪念馆也展出《中国报》的剪报。
    纪念馆也展出《中国报》的剪报。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