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馬中免簽入境措施一再“加碼”提高天數至30天,期限也延至2025年,為本地旅行社帶來諸多商機,不論是中國旅遊團或者接待中國入境團,旅行社生意幾乎翻倍!
據業者指出,自去年12月免簽措施實行以來,許多馬中遊客都會有“隨時飛”的心態,慢則兩周前定團,快則3天後,如此“突發”的團也迫使業者24小時待命,誓為顧客送上最好的服務。

馬六甲樂天世界旅遊有限公司董事經理廖嘉盈受詢時說,該公司向來都有與中國旅行社合作,自馬中免簽措施展開後,該公司兩國的出入境團團數激增70%。
她指出,免簽證措施的確讓兩地的遊客節省時間和金錢,因此旅行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即興”,想飛時就飛。

“曾經接過一個團,對方告知:後天就要到,結果我們就像衝鋒隊那樣趕著為對方預訂酒店、安排交通、導遊服務等,慶幸一切順利。”
她說,年長者較傾向於選擇中國為旅遊目的地,通常也會視中國當下季節選擇景點,比如目前中國入夏,重慶、西安等是較受歡迎的景點。

另外,佳信旅遊(馬)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鄧永森指出,該公司的中國旅遊團在免簽措施的效益下暴增近倍,每個月都有6至8團。
他說,此措施對旅遊業的發展來說是很大的催化劑,旅行社樂見其成。

他指出,除了一般30至40人的大團,4至10人的小包團自疫情之後也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雖然費用稍高,但勝在多數是好友或一家人出遊,更有私人空間。
他也指出,基本上中國地陪收費沒有調漲,隻是因為貨幣彙率問題,才造成團費漲價。
鄉團文教活動 更活躍
除了純粹旅行團,馬中兩地鄉團宗教文化組織活動的參與度,也因免簽措施顯得更踴躍。
廖嘉盈發現,自上述措施實行後,確實看到更多兩地地緣性、血緣性、宗教文化組織互相拜訪往來,預料尋根團也會有所增加。

她說,有接獲一些顧客詢問尋根團的相關事項,不過可能對方還未找到關鍵的資料,比如省份村子,或者長輩重要親人的名字等,因此尚無法成行。
“有了相關資料,尋根基本上不會難,以我的經驗為例,當時父親想回中國尋親,於是我通過當地廖氏組織幫忙,兩天後就找到我們的家人了。”

她說,如果顧客需要,她樂意免費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基本資料,成功率才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