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8日訊)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認為,隨著馬中兩國免簽措施獲得延長,意味馬中兩國關係會越來越好,有助進一步鞏固兩岸密切關係。
他認為,該措施給予的便利,間接性利惠馬中兩岸民間團體及商家,為兩地商民捎來正面發展與投資。

他說,馬中友好邦交關係迎來第50個年頭,馬中兩地民間團體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沒。
“無論是中國或大馬民間團體,兩地之間的互動,無形中協助兩國政府建立友好關係。”
邱培棟也是新村發展委員會主席。他今日在丹絨吉靈新村福勝宮出席2024年“慶端午.賽龍舟”裹粽子比賽,並在會上致詞時,這麼指出。
他說,我國有613座華人新村,而中國政府推動的鄉間發展政策,值得我國政府學習,以推動我國新村發展。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致力將全國新村打造成一個品牌,而中國政府在鄉下落實的發展政策,如扶貧計劃等,都值得大馬政府取經及效仿。”

另外,他說,大馬是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以外,將中華傳統文化良好保存的國家,大馬華裔恰逢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及冬至等節慶,都會大事慶祝。
“端午節即將到來,州內民間團體不忘舉辦裹粽及賽龍舟活動,尤其賽龍舟活動由民間團體在過去42年默默推動,從小規模項目發展至今,邀請海外華裔同胞共襄盛舉,從中促進大馬與海外的文化交流。”
2024年“慶端午.賽龍舟”裹粽子比賽,由鄭和朵雲軒(馬六甲)藝術館及馬六甲龍舟促進會聯辦。
在場者有丹絨吉靈新村村長周誌明及鄭和朵雲軒(馬六甲)藝術館館長黃文慶等。

周誌明:早期村民捕魚維生
丹絨吉靈新村村長周誌明指出,占地直徑4公裏範圍的丹絨吉靈新村實為一座重組村,新村村民散布在村內各角落,甚至與友族為鄰。
他說,該新村村民於古時代靠捕魚維生,捕魚人家都膜拜大伯公,因此該村有一座擁有上百年曆史,並保留至今的福勝宮,讓善信膜拜座主大伯公。
他也說,該新村也有一家柴燒咖啡粉廠,不排除是州內僅剩的柴燒咖啡粉廠。
“古時代漁民出海熬夜,出海前一定要泡一壺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