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 | 青云亭启建“慈悲三昧水忏法会” 融合兴化莆田 峇峇娘惹祭祀风俗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 | 青云亭启建“慈悲三昧水忏法会” 融合兴化莆田 峇峇娘惹祭祀风俗

    (马六甲28日讯)青云亭今起一连两日启建“慈悲三昧水忏法会暨清末高僧释平章住亭110周年纪念”,采用兴化莆田及峇峇娘惹的祭祀风俗,各种精致供品展现出跨族群的文化融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释平章上人是青云亭第一任住持,于1941年入住该亭,今年恰好是110周年,这也是该亭首次主办纪念上人的法会。

    参与筹备法会的义工个个法喜充满。前排蹲者左4为陈宝薏;站者右6为陈永劲、右8释理行法师、释禅亮法师(右10起)及释宽祥法师。

    据历史记载,释平章20多岁时出家,礼龟山释风景(字文瑞)禅师,为龟山寺近代一枝单传第二十二代,临济宗第五十八代法嗣,人称龟山二十二公,为清末高僧。

    马佛总署理总会长释禅亮法师为这场法会的主法和尚,他也是龟山门下的后裔,特地题了一副对联:“远渡南洋积钵资归回梓里修建祖庭与古刹,诚通竺国求佛圣俯降道场离尘出俗度觉灵”,以赞颂及缅怀祖师爷的事迹。

    释禅亮法师特地题对联“远渡南洋积钵资归回梓里修建祖庭与古刹,诚通竺国求佛圣俯降道场离尘出俗度觉灵”,以赞颂祖师公释平章住亭110周年纪念。

    他说,当年平章上人下南洋,实为集资回去修建龟山祖寺,有次应届青云亭亭主陈若淮中风,被刚好前往化缘的上人医好,为此被带到青云亭居住,成为清末以来该亭之首任住持,龟山法脉也流传迄今。

    “之后,青云亭成了龟山僧人南渡的落脚点,亦成了龟山祖寺之海外著名下院,为释子海外诵经募化筹资,复兴祖寺伟业,立下汗马功劳。”

    以豆沙饼制成的桃树与廿四孝故事里的人物公仔。

    释禅亮法师继说,1931年,平章上人年迈生病,往生前飞书催促其爱徒香林禅师前来接任住持,后者抵后,上人安祥西归,其遗骨过后也被护送回龟山祖寺,葬于月中祖师塔里。

    他指出,这次法会共有9名法师一同主持,包括多名来自中国龟山门下的法师。

    “站斋”为峇峇娘惹族的供品制法,带有“步步高升”之意。

    动员逾30义工筹备

    法会统筹陈永劲指出,此次法会总动员30余名义工一同筹备,于两周前开始准备。

    他说,采用莆田兴化与峇峇娘惹风俗,主要是因为平章上人来自莆田龟山,而青云亭四大理为峇峇后裔,故结合两个族群的文化。

    以上色瓜子和小金球制成的花朵置于松树上,别具一格。

    他说,珠钗凤凰、以瓜子排成花朵贴于松树、用面粉团制成的石榴树、供品上插花等都属莆田兴化的传统,而带有“步步高升”之意的“站斋”、腌渍木瓜片编制成的“Chanap”,则是峇峇娘惹的文化。

    他指出,这次法会上的寿桃树分别以豆沙饼和寿桃包组成,寿桃包树下也摆上龟包,象征龟山法脉的传承。

    兴化传统供品多具色彩。

    供品装饰品做法精细

    法会义工组组长陈宝薏披露,义工们主要来自金星净苑儿童学佛班的老师、家长和孩子,由10多岁起至80多岁,甚至有些特地向资方请假过来协助。

    她说,家长陪同孩子是该苑向来的“传统”,以期父母和孩子一同学习和成长。

    寿桃树下的乌龟,象征龟山的法脉。

    她指出,法会供品和装饰品做法相当精细,因此过程中,义工们无形中培养了恭敬心、耐心、诚心,通过此活动,也让学员们了解、纪念并感恩,大家有今日庄严的学习道场,祖师们功不可没。

    珠钗凤凰置于鲜果上,象征供奉予上天的美好礼物。

    “莆田传统不好黑白,因此供品上都会展现出许多色彩,而我们周五凌晨4时便会到青云亭,准备各种甜品、糕果和素菜等,以配合清晨6时的供诸天仪式。”

    面团制成的石榴树,寓意多子多孙。

    青云亭现任住持释理行法师则非常感谢义工们的发心,在众人互相配合下,顺利于两周内完成法会筹备工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〡百年老屋藏画廊 谭绍贤家族推广艺术文化

    (马六甲21日讯)隐藏在荷兰街一栋长达234尺的百年老屋里,谭绍贤艺术家画廊不仅展示水彩画等艺术作品,更致力于推动艺术文化,提升社会对艺术的认识与欣赏水平。

    谭子健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时指出,画廊的宗旨是“艺术分享与创作”。

    谭子健展示一幅抽像画,利用非具象的形式与色彩,传达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表达。

    他说,画廊展示的所有作品均由家族成员亲手创作,涵盖写实、写意与抽象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透过艺术分享,希望引导更多人走进艺术的世界,培养对艺术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层感悟。我们希望通过画廊,让更多人了解艺术的多样性,例如水彩、粉彩等不同媒介的表现手法,也希望社会对艺术的理解不止停留在表面。”

    谭绍贤艺术家画廊坐落在荷兰街,外观隐秘。

    谭子健提到,马六甲的水彩画家数量相对较少,反映出艺术教育与欣赏之间的断层问题。

    他认为,艺术熏陶需要从小开始,很多中学初中三以后就不再安排艺术课程,孩子们没有机会继续学习绘画技能,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发挥艺术才华的机会。

    我国著名的先驱水彩画家谭绍贤也不时会在画廊作画。

    “许多人在旅行时更倾向打卡热门景点与美食,对画廊和艺术馆缺乏兴趣。”

    他认为,也许我国的教育对艺术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我国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才日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画廊的展示,唤起更多人对艺术的兴趣与热情,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拍照打卡的背景。”

    该画廊是我国著名的先驱水彩画家谭绍贤(78岁)与他的两位儿子谭子豪及谭子健共同经营,2001年开业至今已有24年。

    谭子健向记者讲解写实作品,强调写实作品旨在精确再现现实,捕捉细节与真实感。

    展示多种绘画材料

    画廊亦展示了多种绘画技巧与材料,其中包括水彩画和粉彩画。

    谭子健介绍,水彩画中,他有时会加入水分来调整色彩的流动性,而粉彩则是一种粉状的绘画工具,通过不同的技术如推粉和勾色,能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

    他说,这些粉彩笔为英国进口,单支价格约9英镑(约50令吉),其颜色纯净且稳定,由于采用优质原料手工制作,因此价格昂贵,本地市场难以找到。

    受爷爷影响,谭子健将废旧家具重新赋予生命,巧手改造成音响台。

    除了展示原作,该画廊还展示了一些经过高科技复制的作品,与一般复印机的50%至70%的复印效果不同。

    他提到,其哥哥作为一名电脑工程师,通过电脑技术调色与调整色差,再通过高端二点机器制作复制画,质量接近原作。

    “由于每幅原作只有一张,但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拥有,我们因此将其制作成高质量的复制品。”

    谭子健展示其手工制作的烟斗。

    制作烟斗 艺术表达

    除了绘画,谭子健亦擅长制作烟斗,并以此为另一种艺术表达。

    他选用意大利石楠木作为主要材料,这种木材经过特殊处理后质地轻巧、耐用且具有独特纹理。

    “每一根烟斗的制作需要3天以上,从设计到雕刻都必须非常精准。”

    谭子健制作的多个烟斗,每一件都是独特的艺术品,融合工艺与创意。

    他解释,初学时,他曾使用本地木材塞拉亚练习,因为价格较低,即使失败也不心疼。

    “而石楠木价格昂贵,一小块需花费200多令吉,这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珍贵。”

    谭子健认为,烟斗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

    “每一根烟斗的形状都独一无二,既有实用性,也体现了制作者的艺术品味与工艺水平。”

    画廊主要以水彩画为主,开放让对艺术拥有浓厚兴趣的大众参观。

    实践环保创意精神

    谭家二代传承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对环保创意的实践精神。

    谭子健透露,其爷爷是木匠,他从小跟随学习木工技能,这种兴趣延续至今。

    画廊的许多家具和装饰都来自他们重新改造的旧物,例如废弃木料制成的画框,旧桌椅经过修复后成为画廊的一部分。

    石楠木价格昂贵,一小块需花费200多令吉。

    他认为,这种旧物新用的做法不仅环保,也为艺术作品增添了故事与情感。

    他提到,环保和艺术并不矛盾,两者可以通过创意融合。

    他希望能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艺术与环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