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攝影:林婉儀
(馬六甲1日訊)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錢包和線上轉賬逐漸普及,但馬六甲部分消費者和商家仍在適應,其中因年輕人傾向使用電子錢包,商家為順應年輕顧客而積極推廣電子錢包支付;也有消費者 因擔心安全問題,傾向使用現金付款。
《中國報》記者走訪了幾家商店,發現消費者對電子錢包和現金支付有不同偏好。一些消費者認為電子錢包複雜且存在安全風險,更傾向於使用現金支付。他們認為現金更安全,不會出現輸入錯數額的情況。
相反,有些消費者偏愛電子錢包,認為其方便快捷,但仍會隨身攜帶一些現金以防網絡問題。

商家方面,支付方式的選擇也有分歧。一些商家因注冊費高而未引入電子錢包,主要依靠現金支付,符合部分消費者采用現金支付的習慣。而一些商店則發現電子錢包和現金支付使用率接近,年輕人更傾向於電子錢包。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顧客,商家積極推廣電子錢包支付,同時確保現金支付的便利性。
盡管電子錢包逐漸普及,消費者和商家在適應過程中仍面臨挑戰。安全性和使用習慣是消費者選擇支付方式的重要因素,商家則需平衡成本和顧客需求,提供多種支付選項以滿足不同需求。
複雜技術的困擾
劉鳳英(64歲,家庭主婦):

無論是電子錢包還是線上轉賬,我都不會使用,因為對我來說這些技術太複雜了。
最近,電子錢包逐漸普及,有些地方甚至不收現金,這讓我很困擾。所以每次想去隻收電子錢包的商店時,我都必須等我的孩子在身邊,才能付款。
雖然有些不方便,但至少能確保支付順利進行,也不用擔心被騙。
安全第一,現金優先

林建旺(47歲,經理):
雖然我能接受使用電子錢包,但還是比較少用,因為聽說很多詐騙案與電子錢包有關,我擔心錢財被挪走。為了安全起見,我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選擇用現金支付。
平時我會盡量避免去那些隻接受電子錢包付款的地方,即使去了,我也會特別小心。
對我來說,使用現金更有保障,也讓我更放心。
習慣現金支付
馮琬嬪(24歲,文物館行政人員):

我平時也用電子錢包,但多數情況下,我還是用現金支付。因為在馬六甲有些地方還沒普及電子錢包付款,再加上有時候網絡不穩定,電子錢包可能會出現支付失敗的情況,所以我更習慣用現金。
電子錢包更便利
劉承興(14歲,學生)

我偏愛使用電子錢包,因為它提供了信任和保障,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財務問題。
攜帶大量現金不僅麻煩,還容易丟失或被盜,取款也浪費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電子錢包隻需一部手機,就能方便快捷地支付,防止風險,節省時間,隨時隨地購買所需。
不過,我還是會帶些現金,以防網絡問題無法支付。
支持現金支付
沈墨義(85歲,沈慕羽書法文物館館長):

我們的文物館曾考慮過使用電子錢包,但由於需要支付注冊費,再三討論後,我們覺得入不敷出,因此決定不實行電子錢包支付。
現在,館內依舊使用現金支付。我們發現,來訪的遊客大多也習慣使用現金,特別是年長的遊客。所以目前這種支付方式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提供多樣支付方式
溫誌豪(41歲,餐飲從業者):

在我們的店裏,電子錢包和現金消費的使用率幾乎相同。通常年長的人會使用現金,而年輕人則傾向於使用電子錢包。我們也尊重他們的選擇,提供多種支付方式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推廣電子錢包
符紫薇(29歲,超市業主)

我發現老年人通常使用現金付款,而部分年輕人會選擇用電子錢包。
在我看來,使用電子錢包和現金支付沒有太大區別。不過,若商品價格是99仙,用現金支付,商店會收到1令吉,而電子錢包支付則隻收到99仙,這在利潤上會有些許差異。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顧客,我也積極推廣電子錢包支付,同時確保現金支付的便利性,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