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首長受鄭和精神感動 建議華校改名“鄭和學校”
(馬六甲12日訊)甲州首長拿督斯裏阿都拉勿深受鄭和精神感動,建議州內任何華小或中學可將校名改為“鄭和學校”。
他強調,鄭和雖是穆斯林,但對方600年前7次下西洋、5次停留馬六甲,並從當時開啟了馬六甲和中國的邦交關係。
“鄭和,就是團結的象征!”

阿都拉勿是出席甲州4個地方政府的希盟市議員宣誓就職儀式時,提出上述建議。
他指出,不久前訪華時發現中國小學課本內容詳細介紹鄭和的事跡,令他深受吸引,除了鄭和曾在馬六甲停留,馬來英雄漢都亞亦曾往中國拜會皇帝。
“當我們將馬六甲與中國的特別關係連接起來,可從各方面看到雙邊的交情是多麼美好,甚至將漢麗寶公主賜嫁予蘇丹滿速沙,促使雙方關係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建議甲州的華小或中學,以‘鄭和將軍學校’來命名,它可成為教育社會的一個起點,特別是今年恰逢馬中建交50周年,我們必須帶出鄭和精神,確保兩國的忠誠友誼,也可促進我國華巫裔之間的團結。”

■邱培棟:探討可行性
對於首長的建議,民行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指出,他將於近期召見甲董聯會、校長職工會、家協、校方等代表,探討建議的可行性。
他理解,各校校名都有淵源,因此易命需要各方的接納,若有遷校或建新學校,直接采用“鄭和學校”是肯定行的。
“這是相當好的建議,我們也需要更多如此思維開明的領袖。”
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行政議員及愛極樂州議員郭子毅副議長,對上述建議也表示歡迎。
謝守欽說,首長訪問了鄭和的故鄉後深受啟發,尤其是目前許多政治人物愛玩弄種族宗教課題的情況下,若有可以打破種族宗教之間隔閡的方案,他願意充當“中間人”。
高興

驚訝

憤怒

悲傷

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