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8日訊)甲市曾昆清橋自今年4月中改為雙向道至今,仍然有許多摩哆騎士違反交通規則,從板底街逆向行駛轉入河邊街方向,數次差點與迎面而來的轎車發生碰撞,現場秩序險象環生,也讓準備過馬路的遊客不知所措。
《中國報》記者接獲讀者投訴,指有關改道約3個月,期間違反交通規則的摩哆騎士非常多,記者到場了解情況時,在10分鍾內就發現超過十餘輛摩哆違規逆向行駛。

不但如此,豎立在橋上路中央的警示柱,其中3支已損壞及“消失”,大部分則有被交通工具碰撞或摩擦的痕跡。
記者發現,一些大型交通工具如旅行巴士行駛到曾昆清橋上面對堵車情況時,後方的摩哆因一時之快,多數都會想方設法越過警示柱並逆向行駛,以避開前方的堵車情況。


有些時候會有多輛摩哆同時逆向行駛,導致欲過馬路的遊客或路人嚇得不知所措,不但對世遺區混亂的交通秩序感到失望,也擔心隨時被逆向行駛的摩哆撞上。
此外,曾昆清橋往河邊街,靠近小印度噴水池的路口有擺放許多花盆及障礙物作為禁止交通工具駛入,惟依然有不少摩哆騎士無視交通禁區指示,冒險穿插其中駛上人行道朝河邊街方向駛去,期間也有摩哆騎士直接將球型障礙物一腳踢開,以“讓出”寬闊的路能駛入,態度讓人遺憾。



陳勁源促遵守交通規則
馬六甲曆史城市議員陳勁源促請摩哆騎士遵守交通規則,切勿將自己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逆向行駛也可能傷害到其他無辜的車輛、摩哆及路人。
他說,逆向行駛明顯是不對的,一旦發生交通意外,肇事者將被法律製裁,同時也可能面對受害者的起訴。
“為了節省一小段的路途而冒風險,這並沒必要。”
陳氏建議摩哆騎士,如欲從板底街往河邊街,可取道武雅拉也街的大中書局對面的小巷,通往新路往河邊街。
“許多摩哆騎士並不知曉有此捷徑。如果真的趕時間,可以使用上述捷徑前往目的地,以避免害人害己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