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〡培中電腦課實用力強 輕鬆接軌職場或大學
(馬六甲26日訊)培風中學電腦課程不但將學生創作作品變真實,以激發學生創造力與學習動力,還不斷更新以接軌社會或大學課程,讓學生在畢業後輕鬆應對。
培中教務副校長陳新宏指出,培中電腦班自1980年代開始納入學校的正規課程中,20年前開始轉型,組織資訊中心師資團隊,采用電腦課程選修製度,讓學生在3年的高中生涯,可選修不同的電腦課程,深入學習,而無需另外繳費。

他與資訊中心主任黃健宗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目前的電腦課程包括平面設計、遊戲編程、3D建樣與打印、RERO機器人、Cisco ITE、IoT物聯網程式設計。與此同時,該團隊也計劃在明年推出UKIT Explore積木機器人課程,取代已使用7年且已沒有零件可更換的RERO機器人課程。

積木機器人在該校剛過去的校慶中也有展示。透過此款積木機器人課程,能讓學生發揮創意以組裝成不同模型,例如汽車、風車、樂器及智能停車場等,並透過編程指令,達致遙控及感應的功能。
“積木機器人的裝置更加精細,安裝需更多時間,且編程也更具挑戰性,邏輯性思維將提高,學生除了動手做還需要與團隊合作。目前,師資團隊在進行研發教程的工作,以適合學生學習。”
他希望積木機器人課程,能在明年新學年正式推出。推出首年為實驗性進行,以觀察教學成果及學生的吸收能力,再調整並在次年大幅度推行。


■打好基礎掌握高科技
電腦課程推出以來,確實讓學生對未來選修的科係帶來影響,據了解,培風社會科學科的畢業生,約二成皆修讀電腦資訊類的課程。
陳新宏說,一名校友在美國從事3D影畫設計的工作,對方受詢及為何從事這工作時透露,是受到學校電腦課程的影響,激發了興趣。
他說,電腦課程中的平面設計,讓學生學成後就可接軌一般市面的設計工作,其他電腦課程讓學生了解電理、物理學、感應器、編程、智能等知識,而這些都是目前朝向的趨勢,讓學生有一定基礎,以輕易掌握高科技。
“資訊中心的創客空間,是讓學生將他們設計的作品變成真實,在這空間有3D打印機,也有3D筆,還有徽章機、雷射切割機等工具。”

■計劃開辦短期課
供小學生學編程
陳新宏透露,培風計劃開辦電腦資訊短期課程,供小學生參與,包括編程、機器人及遊戲課程。
他說,資訊中心位於資訊大樓,師資團隊12人,其中數名包括他兼任行政工作,除了設計培風學生的課程及不斷更新,目前也在設計適合小四至小六學生的短期課程,以讓小學生在周六到來上課。
“目前還不確定推行的日期,因為也需安排師資人手。”
他說,在有需求下,也不排除另外開課,開放讓成人包括小學老師參與,即使可能無法全免,卻是極為優惠的價格。
“我們有設備,也希望能利用這些設備,回饋予大家一直以來對培風的支持。無論如何,這需胥視人力所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