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人氣瀏覽
Icon

資源回收

武吉士靈烈公園“得來速”環保回收站

文 文 文

公眾普遍認識資源回收 細分垃圾 仍需加強

(馬六甲26日訊)是目前全球關注重要課題,我國政府也努力推廣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習慣,不過盡管國內大多數人已對可回收物進行初步分類,但相較於日本那種高度細致分類製度,我國仍有許多進步空間。

現今資源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無限性之間矛盾日益突出,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環境,還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是現代社會必須面對並積極解決的重要課題。

武吉士靈烈休閑公園“得來速”(drive-thru)環保回收站,方便市區民眾把回收物品送往回收。
武吉士靈烈休閑公園“得來速”(drive-thru)環保回收站,方便市區民眾把回收物品送往回收。

《中國報》就課題走訪民眾,受訪者們都表示可把回收物簡單劃分為塑料瓶、紙張和鋁罐等幾類,不過也普遍認為公眾對環保分類的意識仍不夠強烈,政府在垃圾分類政策上也尚未明確顏色標準,以引導市民正確分類。

與此同時,,展示一種更為精細化的分類模式。他們把紙張細分為純白紙、黑墨打印紙、舊報紙、雜誌、牛皮紙、硬紙箱、彩色紙、硬紙殼張等。

此外,該回收站還進行廢鐵、塑料袋、塑料瓶、鋁、廢舊家電和玻璃等多種資源的回收分類,展示了其在管理方面的多樣性和全面性。


●應用程序提供環保訊息

這個月剛剛開設的武吉士靈烈休閑公園“得來速”(drive-thru)環保回收站,可能還不為許多民眾所知。此回收站有一個“DUMP”應用程式,詳細說明回收物品類別,並提供回收價格信息。

當你將物品送到回收站後,應用程序會詳細記錄你通過回收拯救了多少棵樹、保護了多少水源和對地球的貢獻。

這種方式不僅方便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回收,還通過具體數據激勵更多人參與環保行動。

希望更多民眾能了解到這個設施的存在,並使用它來共同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雅倪(35歲,武吉士靈烈公園“得來速”環保回收站工作人員)
■雅倪(35歲,武吉士靈烈公園“得來速”環保回收站工作人員)

●在家先分類垃圾再回收

我在家會進行基本的垃圾分類,比如把鋁罐、塑料瓶、紙張、紙箱和壞掉的電器分開處理。通常會等到看見回收車經過時,才把這些可回收物品交給他們。

垃圾分類最大挑戰在於家人不太配合,這意味著我需要二次處理可回收物品,確保它們被正確分類並清理幹淨。

特別是在回收鋁罐或飲料紙盒時,需要先將它們徹底清洗幹淨,否則放久了會引來螞蟻或蚊子等害蟲。這個過程有時候會顯得繁瑣,但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

■劉桂香(47歲,家庭主婦)
■劉桂香(47歲,家庭主婦)

●垃圾分類和回收好處多

對垃圾分類有一些了解,比如日本將垃圾分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而一些歐洲國家則將垃圾分類為紙張、鋁罐和塑料。

在家裏,我會進行垃圾分類,主要分為紙箱、鋁罐和家用垃圾。

我認為垃圾分類和回收的好處很多,如果每家每戶都實行垃圾分類,國家就能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用途。

不過,目前沒有實行明確的垃圾袋分類法,各個州和地方政府不同政策,使得垃圾分類無法全國統一。

即使推行分類垃圾袋,人民也會因為價格問題而爭論,而馬來西亞人民的環保意識也有待加強。

■葉駿翊(24歲,學生)
■葉駿翊(24歲,學生)

●垃圾分好方便清潔工人

我了解垃圾分類的三種主要類型,分別是玻璃、塑料和紙箱。

在家裏,我會進行垃圾分類,比如回收紙張和塑料,而其他如泡沫塑料則直接放進垃圾桶。我也會將可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

認為垃圾分類可以節省清潔工人的時間,方便他們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垃圾分類過程中總是會有外人把他們的垃圾,混在我已經分類好的垃圾中,這給我帶來很大困擾。

■林俊穎(24歲,教師)
■林俊穎(24歲,教師)

●設施增加提高民眾意識

在家裏,我會把礦泉水瓶、鋁罐和報紙分類起來。當我收集到一定數量後,會把它們送到附近的回收站進行回收。

我知道武吉士靈烈休閑公園新設的“得來速”環保回收站,但還沒有使用過。我相信回收設施的增加,可以讓更多人節省時間去找回收站,進而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認為政府在垃圾分類和回收方面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還需要加強,目前的垃圾分類政策不夠明確和有效。

■黃子晴(17歲,學生)
■黃子晴(17歲,學生)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