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8日訊)華總總會長丹斯裏吳添泉指出,大馬華社餐飲文化,自國家獨立以來,除了擁有“祖傳中菜”特色,多年來也在多元種族和民情組成的美麗國家中,因時和因地製宜,注入許多本地彩色及不同的色、香、味,並成為吸引國內外食客的“馬來西亞華人餐”。
他說,“馬來西亞華人餐”擁有不同和獨特的特征,如加入美味的“咖喱”和中藥材等,形成獨具一格的美食佳肴。

吳添泉昨晚在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第6屆馬來西亞金廚競賽頒獎典禮及總會第71屆周年慶紀念晚宴上獻詞時,這麼指出。吳添泉因不克出席,其講稿由華總署理會長拿督林家全代讀。
吳添泉說,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加上馬中兩國去年杪實施人民互相往來免簽證措施後,吸引大批兩國人民互訪,除了涉及旅遊、探親、投資和學習各領域,也帶動兩國飲食業的雙向交流和聯係。
他說,我國人民到中國投資飲食業,如著名大馬美食肉骨茶和白咖啡等外,也有許多中國人來到我國開設餐廳。
“越來越多的中國餐飲業在我國入駐營業,從某個角度來看,雖然可能會對我國華裔餐飲同業帶來一些挑戰,但相信大家都是以積極和正面態度看待,並在各自精彩中取得百花齊放。”
他相信,隨著更多中國餐飲來馬,將進一步促進兩國同業間的交流和互相觀摩,通過餐飲業或兩國的餐飲文化,帶動兩國的友好關係和聯係。
■出席嘉賓名單: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永久名譽會長拿督斯裏劉為強、甲必丹林文燦、葉育華、永久名譽顧問莫文添、會務顧問吳亞聲、總會長黃守群、雀巢餐飲業務執行經理葉煥麗、全國銷售經理黃田科、2024年第6屆馬來西亞金廚競賽籌委會主席楊萬強、副主席何誌強、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行政議員、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副行政議員等。

劉為強:大馬多元文化最強軟實力
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永久名譽會長拿督斯裏劉為強說,廚藝彰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最強的軟實力。
他說,美食吃的不僅是溫飽,更讓人感受溫情與誠意,一名廚藝精湛的廚師不但充分發揮創意、味道、技藝及擺盤,更懂得契合主題而施展才藝與烹飪天賦。
“今年是馬中建交50周年,而馬來西亞金廚競賽難得時隔8年重返廚藝界,並首次移師到馬六甲舉行。這項被譽為烹飪界天花板的賽事雲集35名廚藝精英中的精英。”
他也說,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昂然走過71周年漫長的心路曆程,也見證廚業界的團結與成長。
“隨著本屆賽事畫上圓滿句點,期許廚業界高手繼續努力,不斷研發新菜式,讓食客吃得健康又幸福滿盈。”

黃守群:大馬廚藝界聞名國際
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總會長黃守群指出,馬來西亞的廚藝界水準一直以來聞名國際,因大馬多元種族文化,造就我國成為一座聞名國際的美食天堂。
他說,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逗留及品嚐大馬美食後,都對本地飲食水準及文化讚不絕口,是同業們一直以來堅持和努力而取得的成果。
另外,他說,馬來西亞金廚競賽時隔多年再舉行,不僅是發掘廚藝界人士的金廚獎,也是一個促進我國廚藝界水準及發展的賽事。
他希望得獎者務必盡心盡力做好美食,讓我國得以繼續以獨特的美食,讓大馬屹立在美食天堂的最頂端位置。
何誌強:“姑蘇”有飲水思源的精神
2024年第6屆馬來西亞金廚競賽籌委會副主席何誌強指出,“姑蘇”象征著大馬中餐業的代表,除了有濃厚的曆史故事,也有飲水思源的精神。
他形容,任何一代的姑蘇廚師,都背負著傳承中餐文化的使命走向未來。
他致謝詞時憶述,1995年第一屆馬來西亞金廚競賽在吉隆坡舉辦,他是選手之一,並獲得第一屆總冠軍,從此和姑蘇行結緣。
“馬來西亞金廚競賽當年在雀巢專業餐飲支持下,創辦屬於我國獨一的中餐廚師烹飪比賽,每屆賽事都是見證大馬中餐廚師的進步。大馬如今有多姿多彩的中餐,金廚競賽功不可沒。”
捐培風中學5萬
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喜慶不忘公益,捐款5萬令吉給馬六甲培風中學,推動華教發展不落人後。
大會為感謝馬六甲培風中學惠借場地,讓馬來西亞第6屆馬來西亞金廚競賽順利進行,賽事籌委會財政張錦輝及副主席黃科仁在邱培棟及劉為強見證下,移交5萬令吉善款模擬支票給馬六甲培風中學,由該校署理董事長蕭漢昌代表接領。
該校董事會總務吳文玲、常務董事李子鬆、董事楊添毅及家教聯誼會主席林碧儀也在場陪同。
另外,大會頒發賀匾給馬來西亞姑蘇廚業茶酒樓聯合總會會務顧問吳亞聲,恭賀榮獲砂拉越總理丹斯裏阿邦佐哈裏授予第10屆砂拉越傑出之子榮耀,以及永久名譽會長拿督林德來,榮獲馬來西亞金廚競賽最佳大馬餐飲終生服務貢獻獎。